一、犯罪預備中止未遂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中止未遂屬于犯罪,犯罪預備中止未遂屬于犯罪,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區別是: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為實行犯罪起從促進作用的行為,因而對刑法所保護的客體構成了現實的威脅。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責任不同
犯罪預備,犯罪未遂,能減輕處罰;犯罪中止一般會免于刑事處罰;
3、階段不同
犯罪預備屬于前期準備階段,犯罪中止還沒有形成后果,犯罪未遂是因為特殊原因沒有達成預期后果。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法律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對于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具體說來,在立案階段,人民法院發現自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不予受理。公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應作出不立案的決定。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對于上述第一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宣告無罪。對于其他幾種情形,一般應以裁定終止審理。不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已經死亡的被告人無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都屬于刑法體制當中的理論知識,普通民眾要想了解這三種不同狀態的認定標準的話,也特別的簡單,在犯罪預備階段,其實也不能確定犯罪嫌疑人最后是否要實施犯罪,準備工作完成之后,也有可能在實施犯罪的時候又放棄了犯罪。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能參與強拆嗎
2021-02-20工傷賠償申請怎么寫
2020-12-20法律規定離婚證據與婚外情證據有哪些
2021-03-07丈夫同性戀能否構成離婚條件
2021-03-23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模擬拆遷是否可以簽字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