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對包庇罪認定
1、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犯罪對象是各種依照刑法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人。
2、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窩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為。窩藏,是指為犯罪的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是使司法機關不能或者難以發(fā)現(xiàn)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外,向犯罪的人通報偵查或追捕的動靜、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裝的用具等等,也屬于幫助其逃匿的行為。包庇,應限于向司法機關提供虛假證明掩蓋犯罪人。在司法機關追捕的過程中,行為人出于某種特殊原因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機關投案或者實施其他使司法機關誤認為自己為原犯罪人的行為的,也應認定為包庇罪。窩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經(jīng)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潛逃未歸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機關羈押而脫逃的未決犯與已決犯。
3、主體要件
主體是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明知,是指認識到自己窩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
二、包庇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本罪與事前有通謀的共同犯罪
窩藏、包庇行為是在被窩藏、包庇的人犯罪后實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產(chǎn)生的,即只有在與犯罪人沒有事前通謀的情況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才成立本罪。如果行為人事前與犯罪人通謀,商定待犯罪人實行犯罪后予以窩藏、包庇的,則成立共同犯罪。因此,本法第310條第2款規(guī)定,犯窩藏、包庇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共同犯罪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低于窩藏、包庇罪的法定刑,也應以共同犯罪論處。
2、本罪與偽證罪的界限
偽證罪中的故意作虛假證明為犯罪人隱匿罪證的行為,與窩藏、包庇罪有相似之處。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1)本罪為一般主體;而偽證罪是特殊主體,只限于證人、鑒定人、記錄人與翻譯人。
(2)本罪發(fā)生的時間沒有限制;而偽證罪必須發(fā)生在刑事訴訟中。
(3)本罪是通過使犯罪人逃匿或者采取其他庇護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偽證罪掩蓋的是和案件有重要關系的犯罪情節(jié)。
(4)窩藏、包庇的對象既可以是未決犯,也可以是已決犯;而偽證罪所包庇的對象只能是未決犯。
3、本罪與幫助毀滅、偽造證據(jù)罪的界限
1979年刑法沒有規(guī)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jù)罪,故以往的刑法理論認為,消滅罪跡與毀滅罪證的行為構成包庇罪。本法增設了幫助毀滅、偽造證據(jù)罪之后,也有人認為包庇罪包括幫助湮滅罪跡和毀滅罪證的行為。
我們都知道,行為人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明知是犯罪人的,就構成窩藏罪或者包庇罪。應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不明知是犯罪人,但發(fā)現(xiàn)對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繼續(xù)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也構成窩藏罪或者包庇罪。而在認定包庇罪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與事前有同謀的共同犯罪之間的區(qū)別。
包庇罪司法解釋是什么,與相關犯罪怎么界定
包庇罪該如何認定,怎么區(qū)分包庇罪和窩藏罪
偽證罪與包庇罪的關系是什么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證遺囑手續(xù)是什么
2020-12-03網(wǎng)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民事案件
2020-12-24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chǎn)嗎
2021-01-02住宅小區(qū)內(nèi)發(fā)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定期人壽保險的內(nèi)容有哪些
2020-12-29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財產(chǎn)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保險代理人管理規(guī)則有什么
2020-12-04無責賠償引發(fā)保險糾紛
2021-02-27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jīng)營者
2021-02-08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11如何判斷自己的農(nóng)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拆遷補償方案是由哪個部門制定
2021-01-30拆遷補償評估的規(guī)定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