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訴訟時效
規定這一概念,是為了促進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以利于民事法律關系的穩定和民事權利的流轉。一般而言,普通訴訟時效為3年,但對一些特殊情況,法律規定了一些特殊的訴訟時效。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6條的規定,下列事項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務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那么,當事人就醫療事故爭議向法院起訴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呢?醫療事故爭議一般都涉及患者身體受到傷害的情況,因而訴訟時效應適用特殊訴訟時效的規定,即為一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應當知道是指按照正常情況能夠推定權利人已經知道,而不管權利人是否真正知道。
另外,根據法律的規定,還存在著訴訟實習中斷的情況。所謂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為某種法定事由的發生使原來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中斷時效的事由消失之后,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二、訴訟時效中斷情形
(1)權利人起訴。向法院提起訴訟是權利人主張權利的最有效、最典型的方式,起訴是訴訟時效中斷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僅向法院起訴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向衛生行政部門等醫療事故處理機關申請也能導致訴訟時效的中斷;
(2)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提出請求,要求其履行義務,這也是實踐中比較普遍的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之一;
(3)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義務人通過一定的方式向權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也可以中斷訴訟實效的進行。
一旦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特別是受害者(患者)一方一定要及時主張自己的權利,遇到特殊情況,也要保留相關證據,以使自己權利的順利實現。
三、醫療事故賠償訴訟中的舉證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因此,醫療事故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也就是說醫療機構必須針對其醫療行為與危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有無以及在醫療行為中有無過錯擔負證明責任,否則,就推定其有因果關系和有過錯責任。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不等于患者對任何事實都無需舉證,患者必須對在該醫療機構就醫的事實及受損害的事實舉證,而醫療機構只有能夠證明自己的醫療行為與患者損害之間沒有因果關系,醫護人員和醫療單位沒有過錯,醫療單位才不承擔侵權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法院還會調解嗎
2021-02-18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文書
2020-11-28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未經授權的有限合伙財產處分效力如何
2021-03-06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