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生不法行為的時候,我們有權利對自己安全以及財產進行維護,在法律上這種行為叫做正當防衛。那么在我國正當防衛法律規定條件是什么?這就涉及到本文的法律知識要點,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正當防衛法律規定條件是什么
正當防衛法律規定條件需要滿足以下幾點:
(一)必須有不法侵害行為發生
所謂不法侵害行為,是指人所實施的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公民個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的侵襲和損害行為,包括違法和犯罪行為。對下列幾種行為,均不能或不宜進行正當防衛:
(1)對合法行為不能進行正當防衛,合法行為包括依照法令的行為、執行命令的行為、正當業務行為等;
(2)對正當防衛行為不能實行反防衛:
(3)對緊急避險行為不能實行正當防衛;?
(4)對意外事件不能實行正當防衛;
(5)對防衛過當、緊急避險過當不宜進行正當防衛;
(6)對過失犯罪和不作為犯罪不能進行正當防衛。因為上述各種行為,有的是正當合法行為,有的是缺乏侵害緊迫性的行為。
如果事實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為人誤認為存在不法侵害而對臆想中的侵害者進行防衛,則屬于假想防衛。對此種情形的處理,視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失而不同:如果主觀上有過失,并造成法律規定的損害后果,依過失犯罪論處;如果沒有過失,則應當按照意外事件處理,不予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二)不法侵害行為必須正在進行
正當防衛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實行,這是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所謂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所謂不法侵害已經開始,通行認為是指在一般情況下,應以不法侵害人著手實行不法侵害時作為不法侵害開始的標志,但在不法侵害的現實威脅已經十分明顯、緊迫的情況下,即使不法侵害尚未著手,也應認為不法侵害已經開始。所謂不法侵害尚未結束,通行認為是指合法權益不再處于緊迫、現實的侵害、威脅之中,或者說不法侵害已經不可能繼續侵害或威脅合法權益。具體而言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其一,不法侵害人自動中止不法侵害;其二,侵害者被制服或因自身因素等原因已不可能繼續進行不法侵害;其三,不法侵害已經既遂;其四,不法侵害人離開侵害現場。在不法侵害尚未開始或者已經結束時,進行所謂的“防衛”的,不是正當防衛,而是不適時防衛。對于因不適時防衛而造成損害結果的,如果符合刑法規定的某種故意或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的,應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三)防衛行為必須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實行
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是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這是由正當防衛的目的和不法侵害人自身行為的非法性所決定了的。對不法侵害人以外的第三者實行 “防衛”的,達不到有效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也不具有正當性,不是正當防衛。對于這種情況,如果符合刑法規定的某種犯罪的構成要件的,應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四)必須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二、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1] 根據《刑法》 [1] 第二十條規定,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無限正當防衛,是指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仍然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現實生活中,一些非法人員為了個人利益對他人進行不法侵害的行為,而采取制止該行為,防止利益損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需要我們盡力而為,不要莽撞行事,防止不必要的侵害發生,同時需要我們了解正當防衛法律規定的相關內容。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防衛過當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伙殺人了自己沒動手怎么判
2021-01-052020江蘇省揚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5行政訴訟可否提起再審或者抗訴
2020-11-10家暴致流產怎么判
2021-01-24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商標駁回再審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8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婚姻自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23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