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民眾其實對于犯罪的理解都特別的簡單,因為在很多人眼中犯罪就是已經做出了違反我國刑法而必須要承擔刑事責任的這種行為。但在對每一種犯罪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當中,都有犯罪主體客體和犯罪對象。接下來小編就詳細的給大家解釋一下犯罪主體客體對象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一、犯罪主體客體對象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犯罪對象與犯罪客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犯罪客體指犯罪行為侵害的,為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犯罪對象指犯罪分子實施犯罪行為所作用的對象。
犯罪對象是犯罪客體的載體,犯罪客體是犯罪對象本質內容。
1、任何犯罪行為都必然侵害犯罪客體,但不一定都有侵害的對象(犯罪對象)。
2、犯罪客體決定犯罪性質,犯罪對象與犯罪性質無關。
3、犯罪對象是犯罪客體的外在形式,犯罪客體是犯罪對象的內在本質。
4、犯罪一般是通過侵害犯罪對象來破壞犯罪客體。
5、沒有犯罪客體就沒有犯罪對象,前者決定后者。
6、犯罪侵害犯罪客體是必須的,侵害犯罪對象是常有的。
7、犯罪客體是內在本質的論述,犯罪對象是具體外在的表象。
最后,刑法是通過保護抽象的犯罪客體來保護具體的犯罪對象的。
二、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為人具有這兩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特殊身份。
三、犯罪客體
犯罪客體是犯罪構成的要件之一,指刑事法律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確定了犯罪客體,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確定犯的是什么罪和它的危害程度。如果行為人侵害的不是刑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而是民事法律或行政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這種行為不能構成犯罪,行為人也不負刑事責任,而負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
通過以上的這些資料大家能夠清晰的看得出來,犯罪主體客體對象這是完全不同的三種法律概念,通常情況,犯罪主體客體和對象三者之間又是相互聯(lián)系的,比如說犯罪對象其實就是屬于犯罪客體的載體的,而犯罪主體是針對不同的犯罪行為的身份上的規(guī)定,主體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有些企業(yè)。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guī)定有哪些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都有哪些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規(guī)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jiān)事會嗎
2021-03-21訴訟財產保全的房屋反擔保抵押也可以辦理登記嗎
2021-01-22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yǎng)費嗎
2021-02-01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企業(yè)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jù)不足
2020-12-27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