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教唆犯,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有些時候行為人雖然自己沒有實際去實施犯罪行為,但此時卻教唆、慫恿他人進行犯罪,這個時候就會成立教唆犯。結合我國法律中國的規定,對于成立的教唆犯也要作出處罰,那教唆犯處罰原則是什么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教唆犯處罰原則是什么
1、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如果教唆犯與被教唆的人成立共同犯罪,或者在2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因而構成共同犯罪的情況下,對于教唆犯應分清作用予以處罰:起主要作用的,認定為主犯;起次要作用,認定為從犯(也有可能成立脅從犯)。
2、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傳統的主流觀點堅持認為,對“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這一規定,要按照教唆犯的成立條件以及《刑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進行理解。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即教唆未遂。
(1)共犯獨立性說:這是傳統刑法理論的主流觀點。據此,“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被教唆人拒絕教唆犯的教唆;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后沒有實施犯罪行為;被教唆人實施的犯罪不是教唆行為所致;被教唆人所犯之罪的性質與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性質完全不同。
(2)共犯從屬性說:被教唆者(實行犯)已經實施了犯罪,只是沒有既遂,則教唆者(教唆犯)構成犯罪,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適用第29條第2款之后,不再適用未遂犯的處罰規定)。對于被教唆者,犯罪未遂的適用第23條未遂犯的處罰規定。
二、教唆犯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1、教唆對象。按照刑法理論界的主流觀點,教唆對象必須是達到刑事法定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
2、教唆行為。教唆行為必須引起他人實施符合構成要件的違法行為的意思,進而使之實行犯罪。
3、教唆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教唆者故意教唆他人實施不可能既遂的行為,是未遂的教唆,不可罰。
三、教唆犯的認定
1、對教唆犯,應當依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而不能籠統定教唆罪。如果被教唆的人對被教唆的罪產生誤解,實施了其他犯罪,或者在犯罪時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圍,教唆犯只對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擔責任。
2、當刑法分則條文將教唆他人實施特定犯罪的行為規定為獨立犯罪時,對教唆者不能依所教唆的罪定罪,而應依照分則條文規定的犯罪定罪,不適用刑法總則關于教唆犯的規定。
刑法分則規定以唆使、煽動作為實行行為的常見情形有:煽動分裂國家罪(第103條第2款)、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第105條第2款)、煽動軍人逃離部隊罪(第373條)、妨害作證罪(第307條)、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與強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條)、引誘賣淫罪(第359條)、引誘幼女賣淫罪(第359條第2款)、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罪(第301條第2款)。
3、教唆犯教唆他人實施幾種較為特定犯罪中的任何一種犯罪時,對教唆犯按被教唆者具體實施的犯罪定罪。此外,間接教唆也成立犯罪
現實中,有的教唆犯其實會直接按照間接正犯來進行處理,也就是說此時被教唆人的人其實并不具有刑事犯罪的主體資格,這個時候雖然教唆之人沒有實際犯罪,但也是要按照他犯罪了來進行處罰,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于教唆犯處罰原則的內容,上文中已經給出了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共同犯罪的分類有幾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類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取保候審期間再犯罪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包嗎
2020-12-10營業房拆遷租戶可以得到哪些補償
2021-03-20拆遷補償協議不是房屋所有權人簽字有效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