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依法納稅即使權利也是義務,但現實中有的人為了逃避交稅,可能會采取一些違法措施,甚至其中還有會被認定構成犯罪的。這里面,逃稅罪與偷稅罪,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而這也讓很多人無法區分。那究竟逃稅罪與偷稅罪的區別有哪些呢?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逃稅罪與偷稅罪的區別有哪些
(一)犯罪手段的規定差異。原規定列舉了五類犯罪手段: 1、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2、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3、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4、虛假納稅申報;5、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新規定列舉了兩類犯罪手段:虛假納稅申報和不申報(以下簡稱逃稅行為),欺騙、隱瞞是虛假納稅申報和不申報的兩種表現形式,是用來修飾虛假納稅申報和不申報,虛假納稅申報和不申報本身即具有欺騙性、隱瞞性。
經過對比分析可知,從表述方式上:原規定是屬于正列舉的方式,新規定屬于概括性描述的方式。從內容上:新規定將原規定中第1、2、3、5類情形去掉了,增加了“不申報”情形。這就是說《修正案(七)》施行(2009年2月28日)后,《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以及扣繳義務人不報送代扣(收)代繳報告表的行為,數額較大時,也構成犯罪,至于稅務機關是否通知其申報在所不論,原規定中的第3項情形包括在“不申報”情形之中。原規定中的第1、2類情形,在實際工作中并不多見,如果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主觀上想逃避繳納稅款義務,必定通過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說原規定中第1、2類情形也包括在新規定中的兩種情況中。所以說,新規定真正去掉的是第5類情形“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
(二)追訴標準中的數額差異。原追訴標準: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且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新追訴標準:納稅人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數額在五萬元以上。
(三)對主動消除違法后果的處理差異。原規定:偷稅數額在5萬元以下,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新規定:納稅人在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前,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或者接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二、稅務機關應當移送的情形
不論是在2009年2月28日以前發生的偷稅行為,還是在2009年2月28日以后發生的逃稅行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應當向公安機關移送:
(一)納稅人偷(逃)稅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在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二)納稅人五年內因偷(逃)稅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偷(逃)稅,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三)扣繳義務人采取偷(逃)稅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通過對比,大家應該清楚逃稅罪與偷稅罪的區別主要存在與三個方面,包括對主動消除違法后果的處理、追訴標準中的數額以及犯罪手段的規定。畢竟這屬于《刑法》中規定的兩個不同罪名,即使再相似,從本質上來看還是存在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剝奪政治權利期間再犯罪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土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1-02-18農村的房子國家怎么征收
2021-03-15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