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案件在社會上早就已經屢見不鮮,指的是非法募集吸收公眾存款,但是針對非法集資案件的特殊性,既可以是個人進行非法集資,又可以是單位非法集資,那么在非法集資案件中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區別是什么呢?下面由律霸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
非法集資案件中單位犯罪還是個人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一、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在單位行賄罪中,因行賄取得的違法犯罪所得歸個人所有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關于行賄罪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二、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
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三、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
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一般情況下來講,非法集資案件中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區別便體現在上述三方面中。包括是否以單位的名義,是否涉及單位利益,并且是否由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同時包括看個人是否與單位業務相關。大家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明白兩者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新婚買婚房注意事項
2020-11-21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