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刑事犯罪的主體比較復雜,比如在一些經濟類犯罪中,一些大案要案都是單位犯罪引起的。在刑法里面,有很多罪名牽扯到單位犯罪,為了更好的打擊單位犯罪,最高法出臺過有關司法解釋。那么,關于單位犯罪的單位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下面小編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一、關于單位犯罪的單位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為依法懲治單位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對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二條 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三條 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單位犯罪與共同犯罪的區別主要有哪些方面?
1、時間
產生犯意的時間不完全相同。單位犯罪中,犯意只能產生于犯罪行為實施以前。這是因為,單位犯罪總是在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單位負責人決定之后才去實施,因而必然是在犯意產生之后才去實施。共同犯罪中,犯意產生的時間是較為隨意的,既可以是在實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實施犯罪過程中。
2、種類
犯意的種類不同。單位犯罪中的行為人在主觀上表現為直接故意。共同犯罪的行為人在主觀上既可以都表現為直接故意,也可以有的表現為直接故意,有的表現為間接故意,還可以都表現為間接故意。
3、主體
承載犯意的最終主體不同。單位犯罪中,除了存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犯意外,還存在一個單位犯意,并且最終是以單位整體犯意來追究的,即在單位犯罪中,犯罪活動是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個人意志要通過單位的意志表現出來。共同犯罪中,除了各個共同犯罪人的犯意外,不存在其他犯意,犯罪活動一般就是以犯罪分子的名義實施的,不存在以另一個單位的名義實施犯罪的情況,即使是以另一個單位的名義實施的,也不能代表該單位的意志。這是區分單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一個重要標準。
由此可見,根據最高法關于單位犯罪的單位的司法解釋,單位犯罪中的主體包括企業、事業單位,如果自然人盜用單位公章等進行犯罪,則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對于單位犯罪的處罰,法院可以對單位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同時,單位直接負責人要承擔法律責任,將面臨判刑的后果。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員上班途中受傷雇主應當擔責嗎
2021-01-26個人違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29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土地轉讓年限是多久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