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有關部門的批準,面向社會籌集資金并承諾利息分紅的行為屬于非法集資。很多百姓會疑惑非法集資罪如何確立,判定標準是怎么樣的?非法集資的法律處罰有哪些?那么非法集資3萬夠成犯罪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普及下非法集資相關的法律知識。
一、非法集資的定義及特征
非法集資是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
非法集資的四大特征:
1、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
2、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3、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
4、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投資人(受害人)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二、非法集資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
第一條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同時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除刑法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未向社會公開宣傳,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第二條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符合本解釋第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定罪處罰:
(一)、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二)、以轉讓林權并代為管護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三)、以代種植(養殖)、租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四)、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五)、不具有發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六)、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七)、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八)、以投資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九)、以委托理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十)、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非法吸收資金的;
(十一)、其他非法吸收資金的行為。
第三條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3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50人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0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500人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以行為人所吸收的資金全額計算。案發前后已歸還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酌情考慮。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夠及時清退所吸收資金,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情節顯著輕微的,不作為犯罪處理。
第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實施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所列行為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的規定,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一)、集資后不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二)、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三)、攜帶集資款逃匿的;
(四)、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
(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
(六)、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
(七)、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
(八)、其他可以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資詐騙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應當區分情形進行具體認定。行為人部分非法集資行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對該部分非法集資行為所涉集資款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非法集資共同犯罪中部分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為人沒有非法占有集資款的共同故意和行為的,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為人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第五條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數額在1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集資詐騙的數額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計算,案發前已歸還的數額應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廣告費、中介費、手續費、回扣,或者用于行賄、贈與等費用,不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歸還可予折抵本金以外,應當計入詐騙數額。
第六條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行、以轉讓股權等方式變相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或者向特定對象發行、變相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累計超過200人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構成犯罪的,以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違反國家規定,未經依法核準擅自發行基金份額募集基金,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為非法集資活動相關的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的規定,以虛假廣告罪定罪處罰:
(一)、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二)、造成嚴重危害后果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
(三)、二年內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明知他人從事欺詐發行股票、債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擅自發行股票、債券,集資詐騙或者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集資犯罪活動,為其提供廣告等宣傳的,以相關犯罪的共犯論處。
第九條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由上述法律條文可知,非法集資罪是從多個角度考慮案件情節從而確定罪行。當非法集資金額小且籌集資金只用于正常經營,事后也如數歸還,此情況是不做犯罪處理的。如果大家想具體了解也可以登錄律霸網站咨詢欄輸入關鍵詞“非法集資3萬夠成犯罪嗎?”便會有律師為你細心解答。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拆扦是一賠二嗎
2021-01-17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分割,誰有權分割,如何分配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