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詐騙是近年來愈發新穎的一種詐騙形式,很多情況下,毫不知情的局外人會被犯罪分子所利用成為罪犯的幫兇,那么,對于非法集資罪的數額如何確定,集資詐騙不知情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介紹相關內容。
一、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根據司法解釋,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在具體認定金融詐騙犯罪的數額時,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計算。對于行為人為實施金融詐騙活動而支付的中介費、手續費、回扣等,或者用于行賄、贈與等費用,均應計入金融詐騙的犯罪數額。
但應當將案發前已歸還的數額扣除。在量刑時,不能僅以集資詐騙的數額為根據,還要考慮詐騙手段、詐騙次數、危害結果、社會影響等情節。集資詐騙犯罪的數額特別巨大不是判處死刑的惟一標準,只有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犯罪分子,才能依法選擇適用死刑。對于犯罪數額特別巨大,但追繳、退賠后,挽回了損失或者損失不大的,一般不應當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對具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的,一般不應當判處死刑。
對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除了依照《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銀行業監管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取締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等行政處罰外,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受法律保護。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采取財政撥款的方式來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二、集資詐騙不知情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這一個問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我國法律界對其有所爭議。
集資詐騙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共同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實踐中,單位實施集資詐騙罪的情形居多,如投資公司等。要注意區分單位犯罪與集資詐騙共同犯罪。同時,集資詐騙共同犯罪在實踐中一般通過中間人去發布信息,宣傳動員親友等人參與集資,中間人從中牟取提成或中介費,涉及到中間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的問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為他人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資金提供幫助,從中收取代理費、好處費、返點費、傭金、提成等,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集資詐騙罪的共同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間人與主犯熟識,若借錢給主犯,主犯樂于接受并給付高息,丙、丁等和主犯不熟識,若借錢給主犯,主犯不樂于接受或雖接受但只給付低息。于是,丙、丁等委托中間人以中間人的名義將自己的資金放貸予主犯,丙、丁等與中間人約定中間人不擔風險,不打借條,主犯只知中間人,并不知丙、丁等。如果中間人自始至終沒有從中牟利,由于其和主犯沒有共同非法集資的故意,而中間人本身亦沒有單獨非法集資的故意,丙、丁等也明確指定錢是放貸給主犯的,對中間人的行為不應定罪處罰。當然,如果中間人雖答應丙、丁等不賺利息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從中賺取了利息差,或者將資金截留、隱匿,那么此時,就變成了前文分析的相關情形,應根據中間人的具體行為對其定罪處罰。
因此,可以看出,對于集資詐騙不知情的情況是否需要承擔責任,這一問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還需要看這個幫手是否是獨立犯罪等具體情況來判斷,秉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建議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是最好對律師進行咨詢,維護自己的權利。
?夫妻債務一方不知情,還有義務還嗎
?丈夫借錢妻子不知情需要償還嗎
?軟件復制品持有人不知情是否構成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 曹美林律師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法學本科。專業領域:法律顧問,合同管理。曾在深圳市博雅成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從事法務工作,負責公司內部管理規范的審核,主要涉及公司部門問責制度、員工行為規范及考核細則、員工外派管理制度;業務合同的設計與審核。后于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工作,負責跟進大量訴訟案件,包括民間借貸、婚姻家事、人身損害、合同糾紛、公司糾紛等。現在四川瑞展律師事務所從事專職律師。從業以來,以治事勤敏的精神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客戶的贊譽和肯定。 ?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網絡用戶侵權者通知的內容應包括哪些
2020-12-14行政賠償是國家來賠償嗎
2020-12-20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支票背書填寫樣本內容有什么
2021-03-26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離婚后一方過度糾纏一方怎么辦
2021-01-24“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