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有的相關法律上,我們都知道,集資詐騙是屬于涉案金額較多,涉案人員較廣泛的一種大型刑法案件。我國法律對這方面的規定非常詳細。然而,沒有達到構成較大集資數額的小額集資詐騙是否構成刑法犯罪呢?今天,律霸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如下資料進行解答。
一、定義
1、根據現有的刑法及最高法院的解釋,集資詐騙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行為,達到騙取集資款的目的。其“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的手段。
2、具體表現
(1)攜帶集資款逃跑;
(2)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3)使用集資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4)具有其他欺詐行為,拒不返還集資款,或者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二、集資詐騙罪量刑標準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經《刑法修正案九》修正,已失效)《刑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犯本節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之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數額較大:一萬元以上
數額巨大:二十萬元以上;
數額特別巨大:一百萬元以上
單位犯罪:
數額較大:十萬元以上;
數額巨大:五十萬元以上;
數額特別巨大:二百五十萬元以上;
其它嚴重情節:造成惡劣影響的;引起被害人自殺、集體上訪的;給被害人造成十萬元以上損失的等。
依據2011年1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個人或單位集資詐騙數額的新規定,現階段應按照以下標準對集資詐騙數額進行認定[1]: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
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
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
數額在1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
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但并不意味著詐騙未遂的,不構成犯罪。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
三、總結
以上關于集資詐騙罪的法律規定及兩高辦理詐騙罪的相關司法解釋,均未規定“多次詐騙”是否構成該罪。反觀盜竊罪,《刑法》第264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集資詐騙罪與盜竊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其主要區別在于犯罪方法不同,在法律規制層面,盜竊罪的規定更為系統和完善,將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扒竊等不同情節的盜竊行為均納入盜竊罪的范疇,而對于詐騙罪,由于法律規定的限制,對于雖未達到數額較大,但多次實施詐騙的行為無法予以處罰。
因此,目前在我國法律上,對于小額集資詐騙還無法認定其構成犯罪。
國的法律體系的確存在不太合理和疏漏的地方,對于小額集資詐騙的規定并沒有嚴格的標準。更多相關知識請咨詢律霸相關律師。
詐騙罪量刑司法解釋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的分級
2021-01-04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021-02-04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土地轉讓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1哪些人不能成為土地承包共有人
2021-01-20營業房拆遷時,按照住宅標準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