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抑郁精神病導致的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保險責任
要確定保險公司是否應該給付保險金,需要確定由于精神抑郁精神病導致的自殺是屬于一般的自殺行為還是屬于意外傷害而導致身故。
因為根據《保險法》第66條的規定,在保險合同成立以后兩年內自殺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那么,由于精神抑郁精神病導致自殺的行為是否屬于《保險法》規定中的自殺行為呢?由于精神抑郁導致的自殺并不屬于《保險法》第66條中的自殺行為,而應當被認定為是意外事件而導致身故,保險公司應當支付保險金,具體理由如下:在法律概念上的自殺應當是指指故意剝奪自己生命的行為。患上精神抑郁癥,進而導致他自殺。由于是精神病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意志而自殺。所以,此種的自殺行為并不是《保險法》第66條所說的自殺行為。況且,換上精神病本身就是由于意外事件,完全符合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的合同本意。從這一個角度來看,保險公司應當支付保險金。
《保險法》第66條規定,在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內自殺,保險公司不支付保險金的原因是為了達到防止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騙保的目的,這是立法的本意。本案當中,夏某的自殺是由于精神病而導致的身故,本身不具有騙取保險金的目的,如果保險公司不予支付保險金,與保險的立法宗旨是相抵觸的。《保險法》第66條同時規定,如果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自殺的,保險公司需要按照合同支付保險金。這里的"兩年"并不是一個主觀因素,而有著嚴密的社會學依據的。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從產生自殺的計劃到實施自殺行為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如上所述,在訂立保險合同的時候,并沒有產生自殺的想法,而是由于精神病被動的自殺行為,所以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自殺。由此可以看出,保險公司應當支付保險金給本保險合同的受益人連某。
我們可以從保險公司的角度再考慮一下這個問題,雖然通過上述分析,保險公司應當支付保險金,但是,法律也沒有明確規定被保險人由于精神病自殺必須支付保險金,只是由于從法律規定的本意確定而應當支付。換一句話說,如果保險公司在保險合同對合同條款再做一定的細化完全可以避免這一個問題的發生,即在保險合同中約定,"在保險合同成立以后兩年內,被保險人由于精神疾病而自殺的,保險公司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如果這樣,雙方也就不會發生案例中的糾紛了。
以上就是小編對該問題的回答了,您有其他問題,歡迎移步律霸網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2020-11-15因高壓觸電致殘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27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定
2020-12-21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