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環境中,處于弱勢地位的依舊是勞動者。針對于此,我國有相關法律勞動法規定,極大的保障了勞動者的權益不受侵害,此法是偏向于勞動者的。談到勞動法,隨之容易被提及的就是社會保障法,其保障對象依舊是人民群眾,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聯系區別。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概念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社會保障法是指調整有關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法律。《勞動合同法》、《工會法》以及《失業保險條例》和《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以及《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權益保障法》等。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聯系
1、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
3、社會保障法對勞動法功能的發揮有補充和促進的作用,首先社會保障法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其次,社會保障法為勞動關系的延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區別
1、調整對象: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社會保障法調整國家、用人單位、公民(勞動者)、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因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發生的關系。
2、法律部門:在中央,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在地方上,各級政府都設有處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問題的行政機關或具體工作部門。
3、關系的主體: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公務員、軍人等不適用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的主體包括國家、用人單位、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公民(勞動者)。
4、立法目的:勞動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協調勞動關系,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社會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障社會全體成員在遭受各種意外和風險時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安全。
5、解決程序:社會保障法引發的勞動爭議,由于具有某些私法關系的特點,主要適用民事程序來解決;勞動法爭議引發的爭議,由于具有較強的公法性,應主要采用行政訴訟程序。
由于其是兩個不同的法律規定,兩者之間存在不同點。但由于其目的的大致一致性,兩者之間又具有相同點。那么,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聯系區別具體體現在哪里呢?社會保障法是根據勞動法,在其基礎上的建立、延續。勞動法更多關注的是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而社會保障法更專注于社保方面的關系。
勞動法辭退員工規定有哪些
勞動法加班費規定是怎樣的?加班工資怎么計算?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政局撤銷結婚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4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