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聚眾犯罪與聚眾共同犯罪,相信不少人都會以為這是同一個意思,其實不然。在一定程度上它們是存在相似之處的,但是它們之間仍是有區別的。下面,律霸小編就來告訴大家聚眾犯罪與聚眾共同犯罪有什么區別。
聚眾共同犯罪是由首要分子組織、策劃、指揮眾人所實施的共同犯罪。
認 識聚眾犯罪是認識聚眾共同犯罪的前提。聚眾犯罪是由首要分子組織策劃、聚集糾合多人所實施的犯罪。“聚眾”是實施犯罪的形式。聚眾犯罪有如下特點:(1) 參與人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必須有首要分子,即在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必須有三人以上參與,參與人可能隨時增加或減少,而非處于固定狀態。參與人雖為三人以上,但參與人不一定是犯罪人。(2)行為的公然性。聚眾犯罪由于人多勢眾,常使犯罪處于可見可聞的情況,首要分子正是要利用這一 點來實現自己的犯罪意圖。(3)行為的多樣性。由于參與人復雜,使得聚眾犯罪行為呈現多樣性的特點。
聚眾犯罪與聚眾共同犯罪不是等同的概念。根據刑法規定,聚眾犯罪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屬于共同犯罪的聚眾犯罪。如刑法第317條第2款規定的聚眾持械劫獄罪,其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與其他參加者,都具有共同犯罪故意與共同犯罪行為,均應承擔刑事責任,因而符合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
另一類聚眾犯罪是否屬于共同犯罪,則要依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刑法第291條規定的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刑法規定只處罰首要分子,故只有首要分子的組織、策劃、指揮行為是犯罪行為。當首要分子為二 人以上,共同組織、策劃、指揮聚眾犯罪時,構成共同犯罪自不待言。但當首要分子只有一人時,就是一人以聚眾方式犯罪,無共同犯罪可言。由此可見,聚眾犯罪 不一定是共同犯罪。有人認為,聚眾犯罪都是共同犯罪,在上述情況下也存在主犯、從犯與脅從犯的區別,其中的首要分子是主犯,其余的參加者是從犯或脅從犯, 但立法者根據打擊少數、爭取教育改造多數的刑事政策,只規定處罰首要分子。可是,從法律上判定某種行為是否犯罪的標志,是法律是否對該行為規定了刑罰后果 (法定刑);如果沒有規定刑罰后果,即使明文禁止,也不是犯罪。既然刑法沒有規定處罰其他參加者,就表明其他參加行為不是犯罪行為,參加者也不可能是從犯與脅從犯。
原來聚眾犯罪當中是包括了聚眾共同犯罪的,單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希望律霸小編帶來的內容,能夠幫助你正確區分聚眾犯罪與聚眾共同犯罪。更多相關知識,你可以到律霸網站咨詢了解,感謝你的閱讀!
聚眾斗毆罪能判緩刑嗎 ?
聚眾斗毆致人輕傷怎么判刑
未成年人聚眾斗毆罪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物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1-26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