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排加班之后不給加班費該怎么辦
單位不給加班工資,勞動者追討加班工資要靈活選擇途徑。
1、協商。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解決,一般來說,如果單位不愿支付,協商無法取得效果的。
2、調解。有權調解的部門有單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民調解組織、行業性、地域性調解組織。盡管去年的司法解釋規定調解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同協商一樣,如果單位不愿支付,調解無法取得效果。
3、投訴。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舉報,由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處理。勞動監察部門在調查有關事實的基礎上,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部門查處案件的時限一般不超過60日,特殊情況可以延長30日。
4、勞動仲裁、訴訟。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審理終結。對于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按照民事訴訟程序,實行兩審終審制。
從以上四種渠道上看,最經濟的是協商和調解,但成功率低。勞動監察部門的查處屬于行政執法,其處理決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依法強制執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或者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調解書,依法發生法律效力后,都可以強制執行。從法律效力上看,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是同等的。
二、加班工資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1、用人單位在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休息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以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2、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不一定是勞動者的全部工資。在確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時,勞動合同中對工資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員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在集體合同中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正常出勤月工資的70%確定。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辦法確定的加班工資計算基數低于最低工資的,則要按最低工資計算。
3、計算加班工資時,日工資按平均每月工作時間20.92天折算,小時工資則在日工資的基礎上再除以8小時。即五一長假期間每日的加班工資計算方法為: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300%
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200%
4、根據1999年國務院令《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法定節假日為元旦1天、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各3天,共計10天,而休息日一般為星期六和星期天,即通常所說的雙休日。因為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的性質不同,所以加班工資也不一樣,節假日的加班工資要高于休息日的加班工資。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加點的,就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來向勞動者支付加班加點的工資。現實生活中,如果您有遇到用人單位安排加班加點卻不給加班工資,或者是不按照法律的規定來支付加班工資的情況時,您可以依法向單位主張權利,要求單位按規定支付加班加點的工資。如果單位拒絕,您可以準備好相關的證據資料申請勞動仲裁。
國家法定節假日加班費、雙休日加班費如何計算
新勞動法下加班費的計算標準
2020年最新法定節假日加班費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隱名股東要退股時,顯名股東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樣的
2021-01-11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