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制減刑的三大類犯罪有哪些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二、死緩限制減刑的適用條件
關于死緩限制減刑適用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貫徹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在《〈刑法修正案(八)〉條文及配套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中針對死緩限制減刑的適用規定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有利于嚴格執行死刑政策等三項原則,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切實遵循了以上三項原則。
1、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旨在保護被告人利益,任何不利于被告人的刑事裁決須有刑法的明文規定為據。根據《刑法》第五十條第二款,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僅在三種情形下可以同時決定限制減刑:
(1)累犯;
(2)因實施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7種具體犯罪而被判處死刑緩刑執行;
(3)因實施有組織的暴力犯罪而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
2、罪刑相適應原則。刑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對于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被告人限制減刑,要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作出決定。“犯罪情節等情況” 主要包括犯罪的性質、起因、動機、目的、手段、后果等因素。
3、有利于嚴格執行死刑政策的原則。從立法目的來看,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限制減刑,并不是單純加重死刑緩期執行刑的嚴厲性,而是為進一步嚴格執行死刑政策創造條件。對于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法官在刑罰裁量的實際操作層面,通常會考慮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客觀危害層面,即犯罪后果的嚴重程度、犯罪手段的惡劣程度等;第二是主觀惡性層面,即犯罪動機或者目的是否卑劣,是否存在彰顯人身危險性的犯罪前科等;第三是社會影響層面,主要指被害人家屬的態度以及社會的反應。只有在以上方面均達到可以判處死刑的程度,才會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如果在某一方面尚存可恕緣由,就難以作出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
我們在適用限制減刑時應當堅持罪行法定原則、罪行相適應原則、有利于嚴格執行死刑政策的原則。我們應當清楚,對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適用限制減刑,針對的是以往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而不是以往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案件。
判死緩限制減刑適用于哪些人?
死緩限制減刑會死嗎
死緩的限制減刑意味著不會執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前車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車碾壓如何定罪
2021-03-10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無證經營罰款多少錢
2020-12-08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17戶口已遷入婆家的外嫁女,離異后還能享受婆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0-12-04拆遷補償中宅基地如何補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