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一般是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的,但也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支付,通常在單位行為有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時候,勞動者才可以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那具體單位損害勞動者合同權益的行為有哪些呢,即單位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有什么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有什么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如何支付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中的規定,若單位有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的情形,那么才需要向勞動者作出經濟補償,當然此時單位不支付的,勞動者也是可以進行主張。而在實際計算經濟補償的時候,需要結合該勞動者在單位的實際工作年限。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計算的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移送檢察院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8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醫療糾紛二審多長時間
2021-03-15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協議拆遷與征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3-25離婚時對拆遷補償款該如何分割
2021-01-04只有房產證沒有國土證拆遷了能分多少錢
2021-01-27拆遷估價人員在評估前需要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3溫家寶要求解決好城鎮房屋拆遷等問題
2021-02-02棚改拆遷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嗎
2020-12-03農村以租代征,合法嗎
2020-11-18工廠拆遷員工有沒有補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