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時候下能監外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254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監外執行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監外執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規定的某種情況而暫時變更刑罰執行場所和執行方式,在監獄外執行刑罰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
被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監執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規定,由居住地社區矯正機構執行,在監外來執行刑罰的一種執行辦法。但對于被判處死刑或者死緩執行未減刑的罪犯,一律收監執行。如在執行過程中才發現上述情況,應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主管的司法機關審查批準。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應當計算在刑期以內。當監外執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滿)后,如果刑期未滿,繼續收監執行;如刑期已滿,則應及時釋放。
監外執行是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查才能夠進行批準的。根據相關規定來說,如果監外執行到達一定期限之后,發現當事人已經不屬于監外執行的相關標準的話,那么就需要返回監獄繼續服刑,如果刑期已滿的話,那么就會被釋放,不需要再進行服刑了。
監外執行期間犯新罪可以取保嗎?
判刑后可以監外執行嗎
罪犯監外執行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