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構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者即使實施了客觀上危害社會的行為,也不能成為犯罪主體,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能力減弱者,其刑事責任也要相應地適當減輕。在判斷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能力時,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幾個影響刑事責任能力的因素:
一是刑事責任年齡。對刑事責任年齡作了如下規定:(1)不滿14周歲的人,一律不負刑事責任,即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任何行為,都不構成犯罪。刑法理論稱之為絕對無刑事責任時期或完全無刑事責任時期。(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此即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刑法所規定的年齡是指實足年齡,而不是指虛歲。實足年齡以日計算,并且按公歷的年、月、日計算。
二是對于無責任能力的判斷,應同時采用醫學標準與心理學標準。即首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斷是否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前者由精神病醫學專家鑒定,后者由司法工作人員判斷。
三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間歇性精神病人實施行為的時候,如果精神正常,具有辨認控制能力,就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反之,如果實施行為的時候,精神不正常,不具有辨認控制能力,該行為便不成立犯罪,因而不負刑事責任
四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五是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六是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綜合上午的介紹,可以了解到影響承擔刑事責任的因素,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年齡,另一個就是精神狀態了。要成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就需要在年齡和精神上同時達到標準,否則的話可能屬于限制刑事能力人,當然也有可能是無刑事能力人。這要區分具體的情況才能確定。
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虐待兒童罪的刑事責任是什么
案件退回偵查取得諒解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動車逃逸警察會找嗎
2020-11-26委托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2-21賭博200萬流水能判多久
2020-12-27治安處罰會影響政審嗎
2020-12-17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固定資產貸款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1貸款融資可以置換股權嗎
2020-11-09屬于交通事故工傷的情形都有哪些
2020-12-03福建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3-25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是什么
2021-03-07土地轉讓稅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