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九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1、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二、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規定,生產(包括配制)銷售假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
(五)其他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三、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客體: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藥品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
(二)犯罪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三)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四)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表現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這里也不能僅憑罪名就能知道準確的量刑標準,只能是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量刑范圍了,生產銷售假藥罪是保留了死刑的。特別是作為職業的醫務人員,如果明知是假藥卻依然進行銷售,就會被吊銷相關的執業證書。也奉勸大家,買藥的時候一定要從正規的渠道購買。
生產銷售假藥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期限未約定 擔保期限如何算
2021-02-17和女朋友開房遇警察查嫖娼怎么辦
2020-11-24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