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答辯狀交給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67條的規定: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收到上訴狀的十五天之內向區法院提交答辯狀,由它報送二審法院。
二審答辯狀注意事項
1、制作一審民事答辯狀時,應當圍繞原告在民事起訴狀中敘述的事實和理由進行
起訴狀中的內容存在明顯錯誤的,可以針鋒相對,直接指出并予以反駁;沒有明顯錯誤的,可以根據被告的觀點進行立論。
2、制作二審民事答辯狀時,內容要全面
由于上訴人的上訴不僅針對被上訴人,往往也會針對一審判決,因此,在進行二審答辯時,不僅要對上訴人提出的上訴事實和理由作出反駁和辯解,還要對一審判決的程序是否合法、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和準確、采信的證據是否符合證據規則的要求等方面作出適當的回應。
3、答辯狀寫作規則
無論是一審答辯狀還是二審答辯狀,在寫作時都要做到內容簡短、精練,不要長篇大論,不要對原告或者上訴人及其代理人進行人身攻擊,切忌受委托人的影響而感情用事。有些時候,可能由于接受委托的時間較短,準備時間不足而造成對案件事實不甚熟悉或者情況不明的被動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答辯的內容可以圍繞訴訟主體是否適格、管轄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訴訟請求或者上訴請求是否合法、合理等不涉及案件事實的次要方面進行,以免由于在情況不明時倉促涉及事實而構成自認。
4、按時提交答辯狀
在律師的執業實踐中,經常有律師主張在答辯期內不提交答辯狀,以免對方當事人事先摸清委托人的底牌再重新組織證據或者變換訴訟策略。本人認為,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固然可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它不僅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原則,還在一定程度上貶損了律師形象,歪曲了訴訟在解決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的作用,不應當提倡。
在實際中要清楚相關的訴訟流程,才有利于維護合法權益。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工傷死亡賠償標準最新
2021-03-25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特點和優勢
2021-01-15出讓毛地幾年沒開發可以收回嗎
2021-02-10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