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在什么情況下判管制
管制,是刑法規定的五種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判決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改造,但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監督改造的刑事處罰,是刑罰主刑中量刑最輕的一種。 管制,是不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刑事處罰,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仍生活在原先的社會環境中,如仍與家人同住、同吃、有工作單位的,仍在原工作單位工作,領取勞動報酬,沒有工作單位,仍可從事原先的工作,如經商、出賣勞動力等。其監督改造不是由監獄依法執行,而是由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監督改造。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數罪并罰不得超過三年。管制一般適用情形:
1.罪行性質輕、危害小。 我國刑法分則規定可以適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這些犯罪的共同特點是罪行性質不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小。
2.人身危險性較小。管制并不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適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人身危險性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險性非常大,管制將難以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二、管制的后果有哪些?
管制是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過程當中,要遵循一定的規定:
1、 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 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 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 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5、 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上述規定,是在被判處管制的過程中,犯罪分子必須遵守的,如果違反該規定,將有可能面臨更加嚴苛的判罰。另外,法院可以在判處管制的同時,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或者進入特定區域或場所。比如,因經常在公共場所聚眾斗毆而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法院可能會考慮禁止其進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如果被判處的犯罪分子是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那么其職務自然撤銷,若原單位接收,可以安排其參加勞動或臨時性工作,若不接收,則辦理開除手續。
管制屬于刑罰主刑中強度最小的一種,但罪犯要被判管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要看所犯之罪是否有管制的量刑處罰,這是法官判處管制的前提條件。其次,就是看是否符合判處管制的要求,即罪刑性質要輕、社會危害小;同時罪犯的人身危險性也是要比較小才行。
什么情況下判處管制
管制由誰執行,要遵守哪些規定
管制拘役的期限分別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暴力脅迫簽訂的合同必須履行嗎
2020-12-06哪些動產不得成立留置權
2021-03-04醫療事故適用什么責任原則,醫療事故誰來舉證
2021-03-19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