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產品質量責任與產品責任是兩個既相關又不相同的概念。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一、法律責任的形式不同
《產品質量法》規定了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等產品質量責任形式;《合同法》規定了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產品質量責任形式。
產品責任的形式主要為賠償損失。
二、賠償范圍不同
產品質量責任的賠償范圍限于因產品質量問題而造成產品本身的損失以及消費者因此而產生的運輸費、交通費等經濟損失。
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為因產品存在缺陷而造成的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失,不包括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失。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失應由消費者另行向責任人主張產品質量責任。
另外,精神損害賠償不屬于產品質量責任的賠償范圍,而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則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三、歸責原則不同
產品質量責任為違約責任,適用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即只要銷售者或者生產者提供的產品不符合法定或約定的質量要求,不論有無過錯,均應承擔法律責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為違約責任的法定免責事由。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因人而異,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而銷售者承擔推定過錯責任。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表現為: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無論是否有過錯,均應承擔賠償責任。但嚴格責任并非絕對責任,《產品質量法》規定,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銷售者承擔推定過錯責任表現為: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推定銷售者對此有過錯,并應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如果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可向生產者追償。
四、訴訟時效期間不同
《民法通則》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依據該規定,因質量不合格而產生的產品質量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產品質量法》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依據該規定,產品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08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公租房拆遷:有戶口就有拆遷補償
2020-12-03征地拆遷補償不合理,什么時候維權合適
2021-03-24超標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27杭州拆遷安置房只有居住權可以過戶嗎
2020-11-16拆遷房是否有房產證,買拆遷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農村土地拆遷賠償款有哪些
2020-12-07宅基地拆遷補償程序有哪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