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根據以上規定,對產品質量問題的起訴,應該在發現自已權利受到侵害一年內提出,如超過一年,權利將不再受法律保護。
普通訴訟時效時限依民法通則的規定,可分為以下三類:
1.一般訴訟時效期間。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即民法通則或其他民事法律規范沒有特別規定的,均適用2年的一般訴訟時效期間。
2.短期訴訟時效期間。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四種情形,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但是,這四種適用短期訴訟時效的情形,有的已被后公布的單行法修正,按新法優于舊法、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應該適用新法律的規定。環境保護法第42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即身體傷害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應適用特別法規的特殊時效;產品質量法第45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即因產品責任的賠償請求權,應適用特別法規定的2年特殊時效。
3.最長訴訟時效期間。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最長訴訟時效期間與一般和短期訴訟時效期間不同,該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即適用于“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的“特殊主體”。那些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的權利人,只能適用一般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中的醫生辭職了還有責任嗎
2020-12-25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