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當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通常要進行關押,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做出結論,再進行釋放,那么,判緩刑看守所放人時間是多久?一般來說,當判處緩刑后,看守所應該立即釋放,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有哪些規定。
一、判緩刑看守所放人時間
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二、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而在假釋環境中,剝奪政治權利仍然是從緩刑結束時開始執行。同主刑條件一致。
判緩刑看守所放人時間是多久?判處緩刑后,并不意味著釋放,犯罪嫌疑人需要在公安部門規定的范圍之內活動,并且有專門人員進行監管,不得與其他人員過多交流,這不僅是為了保證犯罪嫌疑人的安全,也是防止嫌疑人逃逸,保護社會其他人員的安全。
事業編制判緩刑是否會開除?
緩刑期間犯新罪該怎么辦
強奸罪可以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以租代征違法了哪條法律條款
2021-03-04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掛靠經營和內部承包
2020-12-12商品樓房拆建補償標準
2021-03-19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小產權房拆遷如何賠償
2021-02-22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