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鑒定期間工資會有變化嗎?
《職業病防治法》第36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根據上述規定,勞動者從事有毒、有害工種工作的,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用人單位應當安排其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
診斷、觀察期內的工資標準,應當根據最終的診斷結果來確定。如果診斷結果確定勞動者未患職業病的,期間應保證勞動者病假工資標準。關于病假工資的標準問題,勞部發[1995]309號《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據此,病假期間的待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的80%。如果經過觀察、診斷,確定勞動者患職業病的,觀察診斷期間應當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關于停工留薪期待遇標準問題,《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這也就是說,在停工留薪期內,要保證勞動者的原工資待遇。綜上分析,在職業病觀察期間,用人單位應當先保證勞動者的病假工資標準,根據觀察診斷的結果確定是否補發差額的工資。
對于在患有職業病期間,如果進行停工休息的話,工作單位不得以患有職業病為由,停掉或者減少勞動者的工資,因為員工是在工作期間導致職業病的,那么勞動單位需要對員工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負責任,不得減少或者停發勞動者的相關工資。
去哪里做職業病鑒定
職業病鑒定費用由誰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土地入股分紅屬于什么科目
2020-11-16如何判斷是否在拆遷紅線范圍內
2020-11-25征地和房屋拆遷按國家正規標準賠償是多少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