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案件在偵辦的時候,有些時候,如果當事人可以及時的進行自首的話,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司法資源。所以,針對于自首的人員,可以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處理,可以適當的減輕處罰。但是,自首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下文中,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收買人口者自首的情形有哪些?
一、收買人口者自首的情形有哪些?
1、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3、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
4、可供自首的對象:
(1)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2)其所在單位。
(3)城鄉基層組織。
(4)以上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員。
二、自首與坦白的區別
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動歸案后,如實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行為。自首與坦白存在相同之處:都以自己實施了犯罪行為為前提;都是在歸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都是從寬處罰的情節。坦白與一般自首的關鍵區別在于是否自動投案:一般自首是犯罪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是被動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與特別自首的關鍵區別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機關掌握: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是自首;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的本人罪行的,是坦白。因此,自首與坦白所反映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險程序不同,換言之,自首更能說明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減輕。基于同樣的理由,自首是法定的從寬量刑情節,坦白是酌定量刑情節。
在我國,自首如果符合國家規定的情形,就以自首來論。自首在國家的法規中有著明確的規定,在量刑的時候,自首的情節是在法院考慮的范圍之內的。所以說,如果生活中,涉及到了任何違法的事件當中,一定要及時的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取保候審期間逃跑后投案的能認定為自首嗎?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官司訴訟技巧有哪些
2021-02-21少批多占,未批先占違法嗎,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1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轉包的土地是否合法如何判定
2020-12-20被拆遷人房屋租出去了怎么辦
2021-01-23拆遷房房產證如何改名字
2020-11-25離婚時拆遷補償款要怎么進行分割
2021-01-24有營業執照的門面拆遷能按商鋪補償嗎
2021-03-17城市房屋拆遷單位管理規定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