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刑法當中規定了許多犯罪罪名這些犯罪罪名的構成要件也有著明確具體的闡述。如果一個人的行為符合這些犯罪的構成要件那么就會被定罪處罰。但是實際上,在我國還是存在著許多行為已經被定罪,但是不予處罰的情況,那么。定罪免處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一、定罪免處的適用條件是怎樣規定的?
1、行為人的行為必須已經構成犯罪,這是免刑制度的前提條件。行為如果不構成犯罪,當然談不上刑罰處罰問題,更談不上免刑。同時,這也是免刑制度與刑法第十三條“但書”規定的分水嶺,即免刑與無罪的區別關鍵點。刑法第十三條“但書”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可見它是指行為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不予處罰。而免刑制度是行為人有罪,只因為某種特殊情況即免刑情節的存在才免除其刑罰,他們之間存在本質區別。
2、犯罪情節輕微,是免刑制度適用的本質條件。所謂“犯罪情節輕微”是指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較小,對國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不大,罪犯的人身危險性較小。只有具備這一實質條件才可考慮免除刑罰的適用。如果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大或者罪犯的主觀惡性較大則不能適用免除處罰。這里的“犯罪情節”應作廣義的理解,它包括了定罪情節和量刑情節,即包括了刑法所規定的10種具體的免刑情節。有的學者認為這里的犯罪情節并不包括各種具體的免刑情節,而是指犯罪的酌定情節,這顯然有違于立法精神。在此須指出的是,犯罪情節輕微與刑法第十三條“但書”中所指的“情節顯著輕微”,不僅存在量的差別,而且還有質的不同,在定罪量刑時務必區分清楚。至于什么情況是“情節顯著輕微”,什么情況是“情節輕微”,則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全面考慮,然后加以確定。
二、犯罪中止
《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其基本特征是:1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犯罪過程包括犯罪的預備和著手實施犯罪兩個階段。犯罪已經完成,結果已經發生,則不存在犯罪中止問題。2犯罪中止必須是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自動放棄犯罪,即行為人在客觀上本可以繼續實行犯罪,但主觀上放棄犯罪行為的實施。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是指犯罪行為已經實行終了,但尚未發生犯罪結果,而行為人積極、主動采取措施,有效的避免了犯罪結果的發生。3犯罪中止必須是本次犯罪行為的徹底終止。所謂“徹底終止”,是指犯罪分子在思想上完全放棄本次犯罪的原有意圖或追求,在行為上徹底停止了犯罪的繼續。
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定罪處罰的情況,他是有一定的前提的,必須符合這些前提,才會進行,比如說必須是犯罪行為,比較輕微,所導致的社會危害性不大。除此之外,小編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犯罪中止的規定。
失職罪辦案流程具體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遺囑人燒毀公證遺囑能否視為撤銷遺囑
2020-11-28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買拆遷安置房房主去世怎么辦
2021-02-13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5城市房屋拆遷工作的十個步驟
2020-11-16拆遷法公告后出生的孩子的賠償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