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棄工傷鑒定書怎么寫?
XXX(職工姓名)于XXXX年 XX月 XX日 XX時 XX分左右,在 XXXXXX (地點)發生 XXXXXX(受傷害事故),因XXXXXX(已解決或處理結果),故本人承諾放棄單位給予申報工傷和本人申報工傷的權利,同時因此次傷害事故產生的一切后果與 XXXXXX 無關。 特此證明。
承諾人:XXXXXX
承諾人身份證號碼:XXXXXXXXXXXXXXXXXX
監督人:XXXXXX
承諾時間:XXXX年 XX月 XX 日
二、工傷員工如何維權?
1、評估需要法律維權的可能性
所謂維權,是指權利被侵害時需要通過法律途徑去維護。有些人發生了工傷,單位會積極主動地配合員工申報工傷,獲取賠償,這種情形壓根就無需維權;那些需要維權的,往往都是單位不積極為員工申報工傷,不積極為員工爭取賠償,員工才需要自行維權。
那些制度比較正規,勞動合同、社會保險都比較完備的單位,積極配合員工申報工傷的可能性很大;而那些無合同、無社保的單位,積極配合員工申報工傷的可能性非常小。
原因也很簡單,如果員工有社保,那么工傷賠償主要是由國家買單,單位只是配合一下,何樂而不為;但如果員工沒有社保,那么一切賠償都要單位老板自己掏腰包,利益攸關之下,很少有單位會這樣高風亮節,損己利人。
律師建議:作為員工而言,發生工傷后,躺在病床上休息時,不妨自己評估一下,自己將來需要“維權”的概率有多高。如果你在一家制度健全的大公司工作,勞動合同、社會保險樣樣齊備,那么一般情況下,需要“維權”的可能性并不大,可以考慮關閉這個頁面。但如果你一沒合同,二沒社保,那么你就有必要繼續往下看了。
2、準備能夠證明“工傷”性質的材料。
工傷包括兩重含義:第一是受傷,第二是因工作原因,這兩者兼備,才能構成工傷,才能獲得工傷賠償。這個道理很簡單,無需多加解釋。但在實踐中,員工很容易證明自己受傷,卻不容易證明自己受傷是“因工作原因”,而這也構成了員工工傷維權的首要障礙。
律師建議:發生工傷后,應及時報警,打120叫救護車。120醫療急救是有記錄的,對事發狀況有一定的證據保存作用,有利于認定工傷。另外,應及時聯系事發時在場人員,請其出具證詞,證明受工傷的事實。
3、保存醫療資料。
工傷和一般的受傷不同,員工要獲得賠償,需要先向勞動部門申報工傷,然后做傷殘鑒定,最后根據鑒定結果計算賠償。而無論是申報工傷也好,做傷殘鑒定也好,醫療資料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很多人受傷后,由于一切醫療、住院手續都是單位代為辦理,導致醫療資料也都掌握在單位手中。這樣一來,如果單位不愿配合員工申報工傷,往往就會采取私藏、扣留醫療資料的方式,讓員工自己沒辦法去申報工傷。
律師建議:發生工傷后,所有的醫療資料應盡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單位表示要為員工申報工傷,需要提交資料,則員工可以將復印件交給單位,原件要保留在自己手中。如果勞動部門要求查看原件,員工應自己攜帶原件到勞動部門,不宜通過單位轉手,避免發生材料遺失等問題,導致日后工傷無法申報。
4、搜集保存勞動關系的證據。
很多人在工傷維權時遇到的一個很大障礙,是“如何證明自己和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因為要申報工傷,首先第一項就要證明自己是這個單位的員工。但很多需要維權的勞動者,沒有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雖然簽訂了,但都保存在單位,自己手里沒有,這種情況就很麻煩。
由于勞動部門受理工傷申報,往往只看勞動合同,如果沒有合同,即便員工提供其他證據,比如說廠牌廠服、工資清單、考勤卡之類,也是沒法直接申報工傷的。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就不得不先去和單位打一場官司,確定“受傷員工與該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這個事實,然后拿著裁決書、判決書頂替勞動合同,才能去申報工傷。這樣無疑會給工傷員工的維權增加很多人力物力的成本,也會大大拖長獲得工傷賠償的時間。
律師建議:發生工傷后,應保存自己的勞動合同——如果沒有,應想辦法與單位補簽一份。如果實在無法獲得勞動合同,則應當盡量搜集各種能夠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為“確認勞動關系”的訴訟做準備。
5、抓緊時間申報工傷。
法律規定,工傷發生之日起一個月以內,單位應當申報工傷;如果單位不肯在一個月之內申報,員工應該在一年內申報工傷。如果超出這個期限,在實踐中往往視為員工自己放棄了工傷賠償的要求。需要格外強調的是,這個“一個月”、“一年”期限,指的是從工傷發生之日起一年,而不是治療完畢后一年。
很多用人單位,在員工受傷后,往往也會告訴員工:安心休養,等治療完之后再來考慮申報工傷的事情。這種說法,有時候是用人單位不熟悉法律,有時候則是用人單位別有用心,故意拖延時間。實際上,工傷的申報與治療,沒有任何必然的先后關系,今天發生了工傷,明天就可以申報,哪怕這時候受傷員工還躺在醫院病床上,沒有任何影響。所謂“治療完之后才能申報工傷”的說法,是絕對錯誤的,很多時候員工受此誤導,耽誤了時間,導致最后無法申報工傷,不能獲得賠償。
律師建議:發生工傷后,應及時催促單位為自己申報工傷;如果單位在一個月之內還沒有申報,或者態度含糊,則員工就應該做好“維權”的準備了。
6、積極協商。
工傷維權的程序相對較為復雜,時間也比較長如果單位處心積慮要故意拖延時間的話,最多有可能拖個一兩年。
很多員工被這個時間嚇到,不理解為什么需要這么久。工傷維權要先申報工傷,然后做傷殘鑒定,然后才能要求賠償;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在申報工傷之前,還要先打確定勞動關系的官司——這里的每一個步驟,單位都有可能不斷地起訴、上訴、申請復議、申請重新鑒定,等等,用各種辦法拖延時間,所以在“單位處心積慮拖時間”的情況下,一兩年是完全有可能的。實際上,很多單位也都會通過這種拖延時間的方式,逼迫員工讓步。
律師建議:作為弱勢群體的打工者,發生工傷后,往往都希望盡早獲得賠償。工傷賠償案件,大部分也都是通過協商、調解的方式,在訴訟中途甚至之前就了結。工傷發生后,通過勞動部門、律師,積極地協商調解,是有利于問題早日解決的。
7、盡快維權。
協商這種事情,需要你情我愿,雙方都同意。有些時候,單位和員工之間的意見分歧比較大,怎么都談不攏,怎么都協商不了。這種情況下,員工不能再猶豫,應立刻采用法律手段維權。很多時候,單位和員工自行協商談不成,但在員工一紙訴狀把單位告上法庭,擺出“依法維權”的姿態后,在法官、仲裁員的主持之下,向用人單位釋明法律,告誡法律風險,往往又能夠達成調解,這也可以算是一種“以打促和”、“以戰爭求和平”的方式。
在工傷之后,有的人并未有所損傷,那么這一方是有權利放棄自己工傷鑒定的權利,只要向用人單位提供一份放棄工傷鑒定書,上面承諾自愿不進行工傷鑒定的即可,但是為了防止在工傷之后有任何意外,最好還是進行工傷鑒定這樣才不會出現意外。
工傷鑒定費用多少錢
工傷鑒定時間怎么確定?
做工傷鑒定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規定的男女結婚年齡是多少
2021-02-05在暴力拆遷過程中遭遇的財產損失,被拆遷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1-01-05死緩會被立即執行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2020-12-02公司合并有哪些限制
2021-03-07哪些人享有機械表演權
2020-12-04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