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在我國處罰是非常嚴厲的,如果沒有法定的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犯罪嫌疑人一般情況下都會被判處死刑的,但是很多人都不這么認為,有人就問過小編,故意殺人罪是不是都不判死刑的?針對大家的問題,律霸小編下文進行了講解,供大家閱讀。
一、故意殺人罪都不判死刑嗎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此,故意殺人罪是要判死刑的,只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有法定的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是可以減刑的。
二、認定故意殺人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1、相約自殺
指相互約定自愿共同自殺的行為。因行為人均不具有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所以對其中自殺未逞的,一般不能認為是故意殺人罪;但是,如果行為人受托而將對方殺死,繼而自殺未逞的,應構成故意殺人罪,量刑時可考慮從輕處罰;以相約自殺為名,誘騙他人自殺的,則應按故意殺人罪論處。
2、致人自殺
既由于行為人先前所實施的行為,而引起他人自殺結果的發生。對此,應區別三種情況分別處理:
(1)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是正當的或只是一般錯誤、一般違法行為,他人自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殺者本人的心胸過于狹窄,這時不存在犯罪問題。
(2)行為人先前實施了嚴重違法行為,結果致被害人自殺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殺的結果作為一個嚴重情節考慮,將先前嚴重違法行為上升為犯罪處理。如當眾辱罵他人,致其當即自殺的,可對辱罵者以侮辱罪論處。
(3)行為人先前實施某種犯罪行為,引起被害人自殺的,只要行為人對這種自殺結果沒有故意,應按其先前的犯罪行為定罪,而將自殺結果作為量刑時考慮的一個從重或選擇較重法定刑處罰的情節。
3、逼迫、誘騙他人自殺
即行為人希望自殺人死亡,但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責,自己不直接動手,而是通過自己的逼迫、誘騙行為促使自殺者自己動手殺死自己,即借助自殺者自己之手達到行為人欲殺死自殺者的目的。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關鍵應查明行為人是否確實有刻意追求自殺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為在特定環境下是否足以導致他人實施自殺的行為,兩者缺一,則就不宜認定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4、教唆、幫助他人自殺
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論處,但考慮到在教唆、幫助自殺中,自殺者的行為往往起決定作用,因此,應根據案情從寬處罰。如果行為人的行為不很積極,作用不大,主觀愿望出于善意,這時可不以犯罪論處。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殺,由于自殺者限于精神狀態或年齡因素對于自殺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意志控制能力,對此,不僅要以故意殺人罪論處,而且還不能從輕或減輕處罰。
因此,要是犯罪嫌疑人構成了故意殺人罪,又沒有可以減輕處罰的情節,那么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會被判處死刑的。但是,如果故意殺人情節較輕,也不會判處死刑,要是你想了解更多,不妨來電咨詢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
故意殺人罪一般被判刑多少年?
故意殺人罪情節較輕,怎么判刑?
故意殺人罪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未婚同居形成事實婚姻
2021-01-30刑事賠償與罰金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4職業病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11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