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行為屬于嚴重的暴力行為,因此我國法律中對綁架罪的處罰最高是死刑,直接剝奪犯罪分子的生命權。但并不是說只有一有綁架行為就要判處死刑。那么能夠對綁架罪判處死刑的情形有哪些?以下是具體介紹。
以下情況下會判死刑:
1、致使被綁架人死亡
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是指綁架人的綁架行為與被綁架人的死亡之間具有直接因果關系,行為人對該死亡主觀上至少有過失的罪過,如果被綁架人的死亡與綁架行為并無直接的因果關系,那么該死亡對于行為人而言是意外事件。如,被害人自己吸煙引起火災被燒死,不能要求綁架分子對該結果負刑事責任;再如,被綁架人的親屬因精神受到打擊而自殺死亡的,也不包括在綁架“致人死亡”內。
2、殺害被綁架人
殺害被綁架人是指在綁架過程中故意殺死被害人的情形:該殺害行為本質上屬于故意殺人行為,但在這里,沒有單獨以故意殺人罪論處,而是被主要行為——綁架行為所包含,作為綁架罪的結果加重犯處理,不實行數罪并罰,理論上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包容犯。既然故意殺人行為被綁架罪所包容,而不單獨定罪,那么故意傷害被綁架人的行為顯然也是可以被綁架罪所包容,而不單獨定罪的。
3、綁架犯罪過程中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刑事責任
《刑法》第239條明確規定“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即可謂絕對的法定刑主義,也是我國刑事立法中很罕見的立法例。可以這么說,在綁架犯罪中,只要在客觀上出現了被綁架人死亡的后果,主觀上行為人對該死亡有故意或者有過失(過失情形表明綁架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對行為人的定性就直接以綁罪論處,量刑就判處死刑。立法的目的就是威懾這類犯罪。當然如果行為人有自首、立功,或者是不滿18周歲的人或者懷孕婦女等法定的從寬處罰情節或不適用死刑的對象,是不能判處死刑的,因為分則的具體規定還要受到刑法總則原則的制約。
看完上文的內容后,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哪些情形下的綁架犯罪是要對犯罪分子判處死刑的吧。綁架犯罪侵害了他人的人身安全,同時也會對他人的財產做出損害,對于其中罪刑極其惡劣的,往往就會判處死刑。
綁架罪適用緩刑嗎,緩刑的條件有哪些?
怎樣才構成綁架罪
綁架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唐山住房公積金貸款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17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家庭暴力離婚賠償標準
2021-03-20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保險的作用
2021-03-17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小產權房的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15拆遷房老人去世房產證改名流程是什么
2021-01-282020年拆遷新規實施時間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