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定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可以,但是需要執行機關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二、監視居住如何執行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適用刑事強制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應當核實犯罪嫌疑人的住處。犯罪嫌疑人沒有固定住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為其指定居所。
人民檢察院核實犯罪嫌疑人住處或者為其指定居所后,應當制作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將有關法律文書和有關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住處或者居所地的同級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收到有關法律文書和材料后,應當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住處或者居所地的縣級公安機關執行。負責執行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在二十四小時以內,核實被監視居住人的身份和住處或者居所,報告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后,通知被監視居住人住處或者居所地的派出所執行。
通常情況下,被依法采取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是在其住所執行,此時自然而然就會與其家人共同居住在一起。那么,這種情況下并不存在允不允許會見家人的情況。但要是其沒有固定住所,此時對其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話,則往往需要經過執行機關的批準,那么才能與其家人會見。
監視居住是我們國家在執行刑罰的過程當中所采取的一項比較特殊的方式,在監視居住期間必須要嚴格的遵守法律當中的規定,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夠與他人隨意的進行會面的。但是經過批準可以會見親屬。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賠償的規定有哪些?
監視居住算不算追究刑事責任?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年好友往寶馬發動機倒白糖,發動機報廢,構成侵權嗎
2021-02-24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