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案情:2005年底,林某駕駛一微型轎車在某后街交叉口處與騎自行車的王某發生碰撞,造成二車不同程度損壞,王某倒地受傷經鑒定為五級傷殘。后經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對該事故做出了王、林各承擔事故同等責任的認定。由于林某在2005年5月在一保險公司購買保險金額為10萬元的第三責任險。因此事后,王某向當地法院起訴,以保險公司為第一被告,機動車一方為第二被告,要求第一被告承擔對原告的賠償責任,并判令第二被告承擔連帶責任。
機動車一方應不應該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呢?四川發現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永勇律師受到委托后,到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保險公司,求實鑒定所等調查取證,并對該案進行認真的法律分析。
在庭審中,被告保險公司代理人認為該保險公司不是適格被告,因本案是人身侵權糾紛,而車方與保險公司是保險合同關系。保險公司與林某簽訂的是商業第三者責任險,而非原告所稱第三者強制險,保險公司不應該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周律師仔細研究了保險合同及其條款,指出“就本案造成的損失而言,不管林某投保的第三者責任險是商業險還是交強險,其性質仍然屬于責任險,具有一定的社會救濟功能,按道法76條和《保險法》第50條,保險公司有按合同約定直接賠償第三者的義務,且林某投保了不計免賠險,因此保險公司應全部承擔林某應負的賠償責任(包括訴訟費),林某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最后法院判決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駁回原告對第二被告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
點評:
本案的焦點保險公司是否該承擔直接賠償責任?
該案爭議背景是: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實施,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卻于2006年7月1日才施行,保險公司亦于2006年7月1日起出售交強險。因此各地法院對2006年7月1日以前購買的第三者責任險到底是強制險還是商業險分歧較大,各地法院也出現了不同的判決。
2006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對2006年7月1日前購買的第三者責任險明確答復為商業險,解決了以前的分歧。因此本案中林某購買的第三者責任險性質應為商業險。但同時該解釋又明確答復: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發生后。應當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確定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責任。因此本案判決是正確的。
當意外交通事故發生后,當事人如何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免除不必要的賠償責任,盡量減少事故對自身生活的影響,特別是在與保險公司的“博弈”中,面對復雜而繁瑣的保險條款,保險人(當事人)應如何使自己損失達到最小,實現保險初衷,相信本案或許能提供一些建議。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車禍誰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10工傷索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8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出軌離婚賠償怎么算
2020-12-28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老婆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1-03-07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