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捕和公訴證據的要求有哪些?
(一)證明犯罪主體資格的證據
如青少年犯罪案件必須有犯罪嫌疑人的出生證明,以確定其是否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對于卷中有材料反映疑犯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必須有相關的司法精神病學鑒定,以確定其有否刑事責任能力;對于職務犯罪等特殊主體的犯罪案件,如貪污、瀆職等案件,必須有相關的職務任命、登記、工作分工等證據證實;對于單位犯罪的,必須有工商登記、社團登記及章程、會議記錄等證據證實;強奸罪的犯罪主體一般為男性犯罪嫌疑人,女犯罪嫌疑人只有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下,才能成為強奸案的犯罪主體,此種案件必須提供共同犯罪的證據,才能批準逮捕女性犯罪嫌疑人。
(二)證明犯罪的客觀方面的證據
1、以危害結果作為定罪主要依據的,審查逮捕時必須有相關證據。如傷害結果的不同涉及到疑犯是否構成犯罪,重傷、輕傷的不同,還涉及到案件主管的問題,因為輕傷一般屬于自訴范圍。因此,傷害案必須要有法醫檢驗報告或醫療鑒定等證明傷情的證據。而以數量大小作為劃分罪與非罪或重罪與輕罪的案件,在我國刑法規定中有很多,如盜竊、詐騙、搶奪、走私、偷稅等犯罪,審查此類案件時,必須有確切的數據證據來證明。
2、以危害對象作為定罪主要依據的,如遺棄犯罪,必須提供被遺棄者是年老、年幼、患重病或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的證據:泄露國家機密的犯罪,必須提供證明被泄露的是國家機密,是什么級別的機密的證據;而非法收購、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必須提供能證明被收購、販賣的是何種動物及其珍貴、瀕危程度方面的證據。
二、司法解釋
修訂前的《刑訴法》第四十條規定的逮捕條件是:對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人犯,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這一規定相對于現行《刑訴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其對證據的要求是不同的,容易給人造成一種錯誤印象,即:現行《刑訴法》已大大降低了逮捕對于證據的要求,只要有一、兩個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存在就可以批準逮捕某個公民了。
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對當事人進行起訴或者批捕必須基于實際存在的犯罪事實和犯罪證據,只要認定了犯罪事實的才可以進行合法的起訴處理,具體情況下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辦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
批捕起訴證據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被檢察院批捕是抓人嗎?
如果法院批捕人要不要收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青島天價櫻桃構成消費欺詐嗎
2020-11-08醫療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1-03-14無期徒刑和終身監禁的區別在哪里
2021-01-13取消商品房預售制條件存在什么問題
2020-11-30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01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