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捕和公訴證據的要求有哪些?
(一)證明犯罪主體資格的證據
如青少年犯罪案件必須有犯罪嫌疑人的出生證明,以確定其是否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對于卷中有材料反映疑犯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必須有相關的司法精神病學鑒定,以確定其有否刑事責任能力;對于職務犯罪等特殊主體的犯罪案件,如貪污、瀆職等案件,必須有相關的職務任命、登記、工作分工等證據證實;對于單位犯罪的,必須有工商登記、社團登記及章程、會議記錄等證據證實;強奸罪的犯罪主體一般為男性犯罪嫌疑人,女犯罪嫌疑人只有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下,才能成為強奸案的犯罪主體,此種案件必須提供共同犯罪的證據,才能批準逮捕女性犯罪嫌疑人。
(二)證明犯罪的客觀方面的證據
1、以危害結果作為定罪主要依據的,審查逮捕時必須有相關證據。如傷害結果的不同涉及到疑犯是否構成犯罪,重傷、輕傷的不同,還涉及到案件主管的問題,因為輕傷一般屬于自訴范圍。因此,傷害案必須要有法醫檢驗報告或醫療鑒定等證明傷情的證據。而以數量大小作為劃分罪與非罪或重罪與輕罪的案件,在我國刑法規定中有很多,如盜竊、詐騙、搶奪、走私、偷稅等犯罪,審查此類案件時,必須有確切的數據證據來證明。
2、以危害對象作為定罪主要依據的,如遺棄犯罪,必須提供被遺棄者是年老、年幼、患重病或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的證據:泄露國家機密的犯罪,必須提供證明被泄露的是國家機密,是什么級別的機密的證據;而非法收購、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必須提供能證明被收購、販賣的是何種動物及其珍貴、瀕危程度方面的證據。
二、司法解釋
修訂前的《刑訴法》第四十條規定的逮捕條件是:對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人犯,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這一規定相對于現行《刑訴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其對證據的要求是不同的,容易給人造成一種錯誤印象,即:現行《刑訴法》已大大降低了逮捕對于證據的要求,只要有一、兩個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存在就可以批準逮捕某個公民了。
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對當事人進行起訴或者批捕必須基于實際存在的犯罪事實和犯罪證據,只要認定了犯罪事實的才可以進行合法的起訴處理,具體情況下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辦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
批捕起訴證據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被檢察院批捕是抓人嗎?
如果法院批捕人要不要收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辦理事實收養公證
2021-01-22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內容是什么
2021-03-21高鐵拆遷,村與村之間補償不一樣合理嗎
2021-03-19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的
2021-01-14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2020年拆遷補償中山市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