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羈押期限滿改監視居住可以撤銷嗎
羈押期限滿監視居住的決定不是會被撤銷,通常情形下公民不會被同時被判處羈押和監視居住,若是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導致的社會危害不是十分的大是不會被羈押的。監視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防止其逃跑,或者是在案件審理期間再次犯罪。
羈押期限滿監視居住的決定不是會被撤銷。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都是可以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一)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二)在監視居住期間,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三)在監視居住期間,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6、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二、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一)監視居住作為取保候審的補充措施,即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能繳納保證金,從而在客觀上不能適用取保候審措施,可以采取監視居住。
(二)新《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監視居住的當事人員應積極的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進行辦理,相關的當事人員應該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才能夠進行辦理。辦理時如這類犯罪人員患有疾病、懷孕、母乳、唯一撫養人的,才可以辦理這類監視居住,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辦理。
法院判決前在看守所羈押期限是多久?
司法機關延長羈押期限的理由有哪些?
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治安處罰會影響政審嗎
2020-12-17部隊士官多大可以結婚
2021-01-12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