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任務及時間安排
(一)目標任務。此次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按照優化結構、合理布局、規模適度、有利發展的要求,合理確定鄉鎮和村的規模。全省目標任務為合并鄉鎮500個以上,減幅約25%;合并建制村16000個以上,減幅約39%。合并鄉鎮目標任務直接測算到縣市區,合并建制村目標任務省測算到市州,再由市州測算到縣市區。
根據我省地形地貌,分四個類型確定鄉鎮類別,全省平均每個鄉鎮預期規模為人口3。8萬人、面積160平方千米,其中,平原湖區(A類)鄉鎮人口5。5—7。5萬人、面積130平方千米左右;丘陵區(B類)鄉鎮人口4。5—5。5萬人、面積150平方千米左右;半山半丘區(C類)鄉鎮人口3。5—4。5萬人、面積160平方千米左右;山區(D類)鄉鎮人口2—3。5萬人、面積180平方千米左右。
重點調大調強縣市區人民政府駐地鎮。縣級市城區人口應達到15萬以上,所轄區域面積,山區不低于300平方千米,丘陵區不低于250平方千米,平原湖區不低于200平方千米,未達標的,撤銷城郊鄉鎮并將其行政區域并入城區;除總人口低于30萬人的人口較少縣外,縣級人民政府駐地鎮應達到10萬人以上,所轄區域面積,山區不低于250平方千米,丘陵區不低于200平方千米,平原湖區不低于150平方千米,未達標的,撤銷周邊鄉鎮并將其行政區域并入縣城鎮;中心鎮人口應多于同類鄉鎮的平均人口數,未達標的,撤并周邊鄉鎮。現有鄉鎮規模超過上述標準的不得劃小規模。
全省平均每個建制村人口預期規模為2500人,其中,平原湖區建制村人口2500—3500人;丘陵區建制村人口2000—3000人;半山半丘區建制村人口1500—2500人;山區建制村人口1000—2000人。
(二)時限要求。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不搞試點,合并鄉鎮工作2015年下半年啟動,2016年春節前基本完成;合并建制村工作可以與合并鄉鎮工作同步推進,也可與第十次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基本同步,2016年底前完成,2017年上半年選舉產生新一屆村委會。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并依法報批
各市州、縣市區應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集思廣益,反復論證,制定切實可行的鄉鎮區劃調整改革方案。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充分考慮自然條件、歷史沿革、風俗習慣和群眾意愿等因素,科學合理確定鄉鎮、建制村的規模。總的原則是平原湖區鄉鎮、村人口多一些,山區鄉鎮、村人口少一些;山區鄉鎮、村區域面積大一點,平原湖區鄉鎮、村區域面積小一點。重點是要合并人口在10000人以下的小微鄉鎮和人口不足5000人的民族鄉,以及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建制村,但不搞“一刀切”。各縣市區在確保完成并鄉鎮合村任務的前提下,轄區內鄉鎮、村規模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允許靈活對待。
并鄉鎮合村原則上要求成建制合并,但也可以根據山系、水系、交通條件拆分合并。具體合并方式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合并方式必須有利于鄉鎮人民政府加強社會管理,有利于方便群眾辦事。
結合鄉鎮合并工作,將縣城鎮與周邊鄉鎮合并,擴大縣城規模,加快推進縣城城鎮化建設。按照《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和《湖南省“十二五”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的要求,選擇城市化程度高、經濟發展快、經濟規模大的縣城鎮改設為街道體制。每個街道以人口5萬—10萬人,面積30—50平方千米設置。
省-直各相關部門根據本部門工作職責,分別出臺并鄉鎮合村配套政策措施,并積極做好職責內各項工作。各地要將省里的配套政策措施納入并鄉鎮合村方案設置范圍,認真抓好落實,確保并鄉鎮合村方案周密全面。
涉及民族鄉的合并,各市州、縣市區民族工作部門要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充分聽取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的意見,認真做好說明解釋工作,使合并鄉鎮方案得到少數民族群眾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盡量將區劃相連的民族鄉合并繼續保留民族鄉,將1個或2個民族鄉合并到一般鄉鎮,組建新的民族鄉,對合并到非民族鄉的少數民族群眾享有的民族政策盡量不變。
依法依規按程序報批。各地鄉鎮合并方案確定后,要按照國務院《關于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堅持一縣一報,逐級申報,依法依規完成申報審批程序。民族鄉的合并,要事先征求各級民族工作部門的意見。合村工作要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和流程進行,先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本轄區內的具體合村方案,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
三、切實解決好并鄉鎮合村工作中的具體問題
(一)關于鄉鎮建制。合并后新設鄉鎮行政區劃建制按以下原則確定:鎮與鎮合并繼續設鎮;鄉與鎮合并可以設鎮;鄉與鄉合并繼續設鄉,符合設鎮條件的可以設鎮。民族鄉與一般鄉鎮合并時,按省民宗委指導意見,少數民族人口達到一定標準可繼續設立少數民族鄉。
(二)關于鄉鎮人民政府和村委會駐地。合并后新設立的鄉鎮人民政府駐地選擇,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制訂方案,報省人民政府審批,遵照中央關于禁止新建樓堂館所的相關規定,不新建鄉鎮治所。村委會駐地選擇,由鄉鎮人民政府制訂方案,報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
鄉鎮人民政府和村委會駐地應選擇已成為或可以發展成為本區域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位置,且地理位置盡量靠近轄區中心。鄉鎮人民政府駐地變動,要繼續全面保護好轄區內古鎮、古村落等歷史文化遺產。避開洪澇、缺水、滑坡等自然災害易發地段,并與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規劃相銜接。
對合并后的鄉鎮人民政府原駐地,仍然要加強國土規劃、集鎮規劃,加強集鎮建設,完善便民服務功能,繼續發揮其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并鄉鎮合村后,為方便群眾辦事,各地可從實際出發,在被合并鄉鎮人民政府原駐地設置社區(便民)服務中心,作為服務群眾辦事的窗口。被合并建制村原村部可設置便民服務點。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點的存續時限由各地根據需要自行決定。
探索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鄉鎮合并后,在原鄉鎮人民政府駐地村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逐步建立產業發展、設施完善、服務均等、管理民主的新型農村社區。并村后,可在條件成熟的中心村或大村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實行一村一社區,不得將一個村劃分若干社區。
(三)關于新設鄉鎮和建制村名稱確定。盡可能以原有鄉鎮和建制村名稱中的一個作為合并后新鄉鎮和建制村的名稱。新設鄉鎮政區名稱的命名,要尊重歷史、傳承文化、突出特色,反映轄區內干部群眾的美好愿望和良好追求。要廣泛征求當地干部群眾意見,意見一時難以統一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備選方案,由市州區劃地名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論證確定,仍然存在較大意見分歧的,由省區劃地名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論證確定。命名的相關材料與并鄉鎮方案申報材料一并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部分縣市區沿用的“城關鎮”,名稱不規范,是通用名稱,沒有突出當地文化特色,不符合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的規定。此次合并鄉鎮工作中如涉及城關鎮的合并,應一并進行更名。建制村的命名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意見,在廣泛聽取干部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連同并村方案報縣人民政府審批。
(四)關于特殊形態政區代管鄉鎮的合并工作。特殊形態的政區,一般指不是一級行政區劃建制,但承擔部分政府職能的各類管理區和產業園區。對這些機構代管的鄉鎮、村進行并鄉鎮合村時,按以下原則和流程進行操作:
各類管理區和產業園區代管的鄉鎮一并納入此輪并鄉鎮合村范圍。產業園的規劃面積,不能因鄉鎮區劃調整隨意變動擴大。各類管理區、產業園區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在其所在地縣市區人民政府的指導下進行,并以所在地縣市區人民政府的名義依法依規完成申報流程。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支持管理區、產業園區開展鄉鎮、村合并工作。
仍未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國有大中型農場體制改革的意見》(湘發[2000]4號)文件改革到位的農、林、漁場,此次改革應將其行政管理職能剝離,將其行政管理職能和行政區劃就近并入相鄰鄉鎮,實現政事分開,政企分開。
(五)關于并鄉鎮合村債權債務和資產處置。各縣市區在制定并鄉鎮合村工作方案時,要充分調研,擬定本轄區撤并鄉鎮、村債權債務、資產處置有關政策。調整合并后,被合并鄉鎮和建制村的資產和債券債務在清理核實后原則上一并納入新設立的鄉鎮和建制村統一管理。鄉鎮資產和債權債務的處置根據《湖南省鄉鎮財政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六)關于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后行政區劃圖的制作。并鄉鎮合村工作完成后,各市州、縣市區必須編制規范化的行政區劃圖,宣傳和鞏固行政區劃調整的成果。各級民政部門是行政區劃圖審查批準的主管部門,各級行政區劃圖的圖稿未經民政部門審查批準,不得付印。
為保持行政區劃矢量數據的完整和準確,避免發生界線糾紛,市州、縣市區行政區劃圖統一由省民政廳監制,由省國土資源廳提供基礎地理數據,由有資質的單位制作。有關行政區劃圖的內容,按照國家關于編繪行政區劃地圖的有關規定辦理。
此輪并鄉鎮合村不涉及縣市區級行政區域界線的變動,不需重新勘測縣市區級界線,但部分界線上的界樁坐落地鄉鎮、村的名稱有變動。省民政廳將匯總并修定界樁標注情況向社會發布,涉及的縣市區要共同重新明確界樁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及村的管界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用新型專利是什么意思
2021-01-03商標侵權判決書會怎么下發
2021-01-30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辦理土地轉讓手續需要提供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呢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