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決拒不執行拘留多久?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被司法拘留的,期限最長為十五日。如果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并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并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規定,適用司法拘留這一強制措施時,首先,應由承辦案件的合議庭或者獨任審判員提出意見,報請本法院院長審查批準,然后,制作《拘留決定書》,交司法警察執行。執行拘留時,執行人員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讀《拘留決定書》。被拘留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構成要件有什么?
1、主體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主要包括:
(1)被執行人公民,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負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
(2)被執行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拒不執行,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也構成本罪主體;
(3)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害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這種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因其不是被執行人,故實際上不是拒不執行行為,而是妨害執行行為,只因這種行為是為被執行人拒不執行服務,從屬于拒不執行行為,故以拒不執行犯罪論處。如果被執行人不構成該罪,而其行為人構成犯罪的,則以其他罪名論處。
2、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指明知是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而在有能力執行的情況下不予執行的主觀心理狀態。
3、客體
本罪侵犯的是人民法院裁決的權威。
4、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所謂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并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于該條規定的裁定。
綜上所述,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做出一審判決,如果被告沒有上訴有履行能力卻拒絕履行的,法院可以視情節對其作出處罰。并以罰款或者拘留,這種拘留屬于司法拘留,期限最長是十五天。作為被告應該承擔自己的法律責任,拒絕執行情節嚴重還可能犯罪。
刑事拘留適用于哪些人?
刑事拘留判刑之間需要多長時間
擾亂法庭秩序罪拘留罰款的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7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找哪些行政機關
2021-01-23治安處罰的種類是什么
2021-01-20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有什么
2020-12-04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