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決拒不執行拘留多久?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被司法拘留的,期限最長為十五日。如果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并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并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規定,適用司法拘留這一強制措施時,首先,應由承辦案件的合議庭或者獨任審判員提出意見,報請本法院院長審查批準,然后,制作《拘留決定書》,交司法警察執行。執行拘留時,執行人員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讀《拘留決定書》。被拘留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構成要件有什么?
1、主體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主要包括:
(1)被執行人公民,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負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
(2)被執行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拒不執行,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也構成本罪主體;
(3)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害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這種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因其不是被執行人,故實際上不是拒不執行行為,而是妨害執行行為,只因這種行為是為被執行人拒不執行服務,從屬于拒不執行行為,故以拒不執行犯罪論處。如果被執行人不構成該罪,而其行為人構成犯罪的,則以其他罪名論處。
2、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指明知是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而在有能力執行的情況下不予執行的主觀心理狀態。
3、客體
本罪侵犯的是人民法院裁決的權威。
4、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所謂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并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于該條規定的裁定。
綜上所述,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做出一審判決,如果被告沒有上訴有履行能力卻拒絕履行的,法院可以視情節對其作出處罰。并以罰款或者拘留,這種拘留屬于司法拘留,期限最長是十五天。作為被告應該承擔自己的法律責任,拒絕執行情節嚴重還可能犯罪。
刑事拘留適用于哪些人?
刑事拘留判刑之間需要多長時間
擾亂法庭秩序罪拘留罰款的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板不出工傷認定證明也沒買社保怎么辦
2020-12-06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二)
2020-12-11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1-01-18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什么作用
2021-02-10房子劃入拆遷紅線,多久會被拆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