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醫療泄露患者個人隱私的,患者可以與醫療協商賠償的問題,如果協商不成的,患者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到法院起訴醫療侵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十二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刑法中關于非法獲得個人信息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三款: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盜竊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醫院泄露個人信息,可以向醫院上級主管的政府部門(衛生局、衛生廳)舉報。涉及黨員干部的,可以向該醫院所在的縣市區紀委(監察局)舉報,涉嫌犯罪的可以向該醫院所在的縣市區公安機關報案。如果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是醫院泄露了你們的個人身份信息,可以直接報警,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民事賠償。
三、患者隱私權的特點:
1、權利的獲得途徑及權利的主體特定。一般的權利主體是自然人或者法人。但是患者隱私權的主體只是接受醫療服務的自然人。
2、調整和保護的范圍特定。目前就患者隱私權我國的法律及其相關的醫療機構沒有明確而詳實的規定。但范圍是指患者隱私部位、病史、身體缺陷、特殊經歷、遭受等。
3、侵權主體的特定性。一般侵犯隱私權的主體有法人和個人。但是對于侵犯患者隱私權的侵權主體有特定性。因為患者隱私權存在于患者和主治醫生及醫院的合同中,故此侵犯患者的隱私權主體只能是與患者診斷治療有直接關系的醫院及醫護人員。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民檢察院可以對辦案期限合法性進行監督嗎
2020-11-26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保險公司理賠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