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監視居住后會判多久
監視居住
《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一定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適用刑事強制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應當核實犯罪嫌疑人的住處。犯罪嫌疑人沒有固定住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為其指定居所。
人民檢察院核實犯罪嫌疑人住處或者為其指定居所后,應當制作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將有關法律文書和有關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住處或者居所地的同級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收到有關法律文書和材料后,應當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住處或者居所地的縣級公安機關執行。負責執行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在二十四小時以內,核實被監視居住人的身份和住處或者居所,報告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后,通知被監視居住人住處或者居所地的派出所執行。
負責執行監視居住的派出所應當指定專人對被監視居住人進行監督考察,并及時將監視居住的執行情況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通知決定監視居住的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的案件,在執行期間,犯罪嫌疑人有正當理由需要離開住處或者指定居所的,負責執行的派出所應當及時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由該縣級公安機關征得決定監視居住的人民檢察院同意后予以批準。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的,執行監視居住的派出所應當及時報告縣級公安機關通知決定監視居住的人民檢察院。情節嚴重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決定予以逮捕,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監視居住的處罰,是有關部門進行案件調查時需要進行的 操作理論上是為了確保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不會受到侵犯但是更多的是限制當事人的經濟活動以及生活上的禁區,所以自己要充分的額認識此類問題,否則自己的權益維護就會失去保障。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協議
2020-12-02國家征田補償標準
2020-12-04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