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訴法中規定監視居住多久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決定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作出,由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協助執行。
犯罪嫌疑人在被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期間,不能離開居住住所(含指定居所),確有需要要離開的,應向執行監視居所的機關報告,得到同意后方可離開。
監視居住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
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應遵過下列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所,無固定居所的,不得離開指定居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
(三)接到傳訊時準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二、監視居住的執行場所在哪里
監視居住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7條的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由此可知,監視居住的場所為“住處”或“居所”,被監視居住的人沒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對有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來說,監視居住的場所為指定的“居所”。我們認為,所謂的“住處”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連續的、固定的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居所”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時為無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的場所。
對于監視居住,這也是屬于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刑事強制措施之一,一般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那么司法機關可以對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這種措施。確定監視居住期限的時候,也要注意法律中規定最長為6個月,也就是最后確定的期限是不能超過法定的最長期限。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爺爺拘留孫子政審不過嗎
2020-12-31在工廠碰瞎一只眼睛可以獲得多少賠償
2021-02-20我國為什么不允許近親結婚
2020-11-28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