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不批捕還公訴么?
逮捕只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與是否起訴沒有必然聯系。我國刑訴法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才應依法逮捕。而最高司法機關對“有逮捕必要”具體化為六種情形,即:可能繼續實施犯罪行為,危害社會的;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可能自殺或逃跑的;可能實施打擊報復行為的;可能有礙其他案件偵查的;其他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情形。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存在這些情形,則檢察機關完全可以不批準逮捕。法律同時還規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如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很顯然,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只意味著犯罪嫌疑人不具備逮捕的法定條件,不必采取逮捕羈押措施,絲毫不意味、更不等于“不起訴”,甚至也不等于法院不會判實刑。從這個角度看,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根本沒必要急于調查干預,同時也是違反刑訴法規定的。當然,按照我國司法機關的習慣做法,不實施逮捕往往意味著檢察機關認為罪行較輕,很可能最終被判處緩刑,因為總體來說,我國司法機關執行逮捕的條件是比較寬松的,甚至到了濫用逮捕措施的地步。
二、檢察機關批捕的條件
逮捕,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實施妨礙刑事訴訟的行為,逃避偵查、起訴、審判或者發生社會危險性,而依法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為了防止逮捕的過量適用,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可以逮捕。
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兩項條件,但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會的,即無逮捕必要,不應逮捕。
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在受理了公民的立案申請后,是會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進行調查,當對犯罪事實已經掌握同時也有相關證據證明時,公安機關是可以將犯罪嫌疑人進行逮捕的,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不構成徒刑以上的刑罰,也是可以不能構成逮捕條件的。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追索贍養費的條件
2021-02-27聚眾斗毆罪辯護詞范本怎么寫
2021-01-22國有金融資本是指什么
2020-11-24合資轉外商獨資是否可以
2021-01-22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非法運輸煙花爆竹的要坐牢嗎
2021-03-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