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有沒有期限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8條的規定,公檢法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此外對各級人大代表實施監視居住時與取保候審的要求相同,也要注意遵守有關規定。
監視居住也有其解除、撤銷和變更情形,其原因與取保候審相同,監視居住通常變更為逮捕。對監視居住解除、撤銷和變更時,也要制作有關文書,向有關個人和單位宣布和送達。
二、監視居住的程序是什么
1.監視居住的決定與交付執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0條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權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監視居住措施。具體操作程序為:承辦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員提出意見,報部門負責人審核,經領導批準后,制作監視居住決定書,監視居住決定書應寫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住址等身份狀況,被監視居住人應遵守的事項和違反規定的法律后果,執行機關的名稱等內容,并向被監視居住人宣布。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的,還應當將監視居住決定書和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監視居住的執行與期限。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款規定,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如果發現有違反應遵守的規定的,應及時報告監視居住決定機關,以便考慮是否變更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與取保候審相比較,雖然其適用的范圍相同,但監視居住比取保候審更嚴厲。盡管監視居住是限制人身自由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但不能因此而將被監視居住人加以拘禁或者變相拘禁。
三、監視居住的適用條件
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檢察院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工作的順利進行,責令犯罪嫌疑人不得離開指定區域,并對其活動進行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具體可以對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依新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就監視居住來看,也是要在滿足了規定條件的情形,那么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才能依法對刑事案件的嫌疑人、被告人進行監視居住。當然確定的監視居住期限不能超過法律的規定,而在到期了之后也要及時作出處理,不能延長監視居住的期限。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協議
2020-12-02保證人資格有什么特殊規定
2021-02-17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電子郵件證據是如何認定效力的
2021-01-11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