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取保候審是否可以
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符合《刑事訴訟法》第67條規定情形的,可以依法申請取保候審,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依法決定。
我國刑事訴訟中,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是: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規定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非罪的界限
區分本罪與非罪的界限,主要應考慮以下三個因素:
(1)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大小。如果吸收公眾存款數額較小的,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依本法第13條之規定,不構成犯罪。
(2)是否出于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實施的,不構成犯罪。
(3)是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如果未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不構成犯罪。如行為人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幅度內提高利率吸收公眾存款的,不能認為構成犯罪。
雖然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但到底尚未經過人民法院的審判,因此也不能確定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真的構成犯罪。而在案件的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審理階段,嫌疑人、被告人被刑事拘留的,其實都可以申請取保候審,而在符合規定條件的時候才會獲得批準。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對象是什么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立案標準有哪些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哪些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