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國法律體系包羅萬象,刑法、民法、行政法、經濟法、保險法以及各種各樣的法律都有,法律的對象主要也是那些違法犯罪分子。然而,我國的司法中還有一個名詞叫法律援助,這是針對請不起律師,或者沒有律師愿意為其辯護的時候必須為當事人援助律師辯護的情況。那么,2017法律援助適用對象是誰?
一、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二、法律援助的對象
(一)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四)經審查批準的法律援助申請人或符合條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為受援人。在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五)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
綜上所述,根據2017法律援助適用對象是誰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發現,法律援助的對象如果分類,大概可以分成五種主要的類型,對于不同的情況和類型,法律援助的重點和程度也并不一樣,需要加以區分。更多相關知識請咨詢律霸相關律師為您解答。
家庭暴力法律援助
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是怎樣?
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必須有執法證嗎
2020-12-08醫療事故中患者承擔的舉證責任
2021-01-27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非直系親屬贍養協議范文
2021-03-22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營業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開放商有權利進行商業拆遷嗎
2021-01-14土地出讓年限到期的房屋拆遷評估的方法
2021-03-07企業拆遷評估報告太低怎么辦
2021-01-27如果拆遷當事人達不成協議時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