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最長期限是多長時間
取保候審,作為刑事訴訟中相對較輕的強制措施,很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后,家屬第一時間想要做的便是向公安、檢察院、法院申請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期限規定如下: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取保候審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的,應當及時解除或者撤銷取保候審。
二、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具備的條件: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較輕,沒有必要逮捕,對有可能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及其他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有期徒刑比管制、拘役更為厲害,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較重,如果在采取取保候審時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且沒有逮捕必要時,可以采用取保候審。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2、取保候審保證人需具備的條件:
(1)保證人必須與本案無牽連,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沒有任何利害關系。保證人不能是本案的同案犯,也不能是本案的證人。
(2)保證人應當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具體來講,保證人必須達到一定年齡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對被保證人有一定的影響力,其身體狀況使其有能力對被保證人的行為進行監督等等。 (3)保證人應當享有政治權利,其人身自由沒有受到限制。公民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就不能充當取保候審的保證人。 (4)保證人應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在被保證人居所地有自己常住的居所,有穩定的經濟收入。
對于取保候審的期限,《刑事訴訟法》中規定最長為12個月,也就是司法機關在批準取保候審的時候,需要在這個期限內確定具體給予的取保期限。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分別在對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時候,取保的期限是分開算的,即一次取保的最長期限為12個月。
取保候審期間法院傳喚不去的話什么后果
2020最新酒駕取保候審申請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補償分配官司該怎么打
2021-02-21房屋土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1-02-18網絡造謠人身攻擊怎么處罰
2021-03-06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