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四、經審查批準的法律援助申請人或符合條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為受援人。
在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五、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
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第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第三、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世紀理財:投資公告中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2020-12-30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拆遷補償標準應當立即廢除嗎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