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現環境問題受到了損害,或者是環境的相關利益方想要提起訴訟的話,是要在多久之內進行提起呢?環境有關問題的損害賠償訴訟的有效期到底是多久呢?與其他的民事訴訟有沒有什么區別?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環境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以及環境污染損害有什么特點,導致了他會有這樣的訴訟時效。
對于環境,誰還賠償的最基本訴訟時效來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18條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如果受到了環境污染利益相關方向人民法院可以提請環境訴訟的保護來保護自己的民事權利。
環境保護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三年。同時,《環境保護法》的第42條也明確規定因為環境污染而要向法院提起賠償訴訟的時間也是為三年。這兩部法律同時對于環境問題的訴訟作出了相同的規定,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明確的看出當事人從知道或者是應該知道環境問題受到污染時起計算,三年之內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超過了三年之后是不可以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支持。
三年的訴訟時效是為了促使當事人盡快地提起訴訟,能夠使大家有效率的完成自己的維權,但是環境問題通常在三年的時間內可能會體現不出來,而三年的時間對于訴訟時效來講也確實是有一些短。
所以我國《民法通則》的第137條規定,如果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之內在一些特殊的情況和訴訟案件,當中都是可以提起訴訟的,如果超過20年的話,人民法院不予保護,也就是說在訴訟時效方面,法律額外規定了一個最長訴訟時效是20年,在環境保護的訴訟案件當中,可以按照最長的20年來進行訴訟,不過要根據具體案件的具體情況,由人民法院決定是否可以延長時效期間。
那么為什么有一些環境保護的案件時可以依據最長的訴訟時間來進行訴訟呢?是因為環境保護的一些特點導致了它具有不同于其他訴訟案件的特點,所以可以使用最長訴訟時間環境侵害問題有如下的特點。
它的特點包括以下幾種第一個可能是間接性,它是有一些其他的排放和其他污染,而間接衍生的,而不是直接導致的,所以被發掘的可能性和時間性都比較和其他不一樣。第二個是潛伏性,在三年的時間內可能屬于潛伏期,沒有辦法看出環境被污染了。尤其是對于人體的傷害,三年的時間是非常短的,在三年之后,如果體現出了傷害,就可以按照最長訴訟時間來進行。第三個是有長期性,一旦出現了環境的危害問題,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把問題解決,所以需要的人力物理資源成本都非常的高。
以上幾個特性就導致了訴訟定位了三年以及最長的訴訟時效,是20年。
環境污染與防治的綜合措施是怎樣的
環境污染如何投訴
環境污染糾紛需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到勞動局投訴有時效期限嗎
2021-03-09租客不交租金怎么辦
2020-12-05農民工欠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6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股權轉讓發生糾紛可以減資嗎
2021-03-09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