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我國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否批準取保候審還需要由相關機關審查決定。在辦理了取保候審后,有人就問了取保候審后還有判刑嗎?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小編將在下面的文章中為你解答。
一、取保候審后還判刑嗎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代為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只是我國強制措施的一種,能夠辦理取保候審并不代表不用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如果經過偵查確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卻有犯罪事實,那么法院最終會根據案情依法判處相應的刑罰。
二、禁止適用取保候審的情形: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七十八條 :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嚴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但犯罪嫌疑人具有本規定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情形的除外【(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繼續偵查的。
根據《高檢規則》第三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于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根據相關法律整理出來的關于取保候審后還判刑嗎的介紹,根據上文的表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取保候審并不代表不判刑,在取保候審后要是查明存在犯罪事實的話,那么還是會對該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進行處罰。更多取保候審方面的知識,歡迎你到律霸進行了解。
我國禁止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可以申請取保候審的有哪些情況?
緩刑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021-01-22流產期間能辭退嗎
2021-03-02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04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什么是老賴
2021-01-09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