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以下九項權利:
(1)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2)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3)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4)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5)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6)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7)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8)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9)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2、具體解釋結社權、獲得教育權和監督權:
(1)結社權:即上述(6).在消費領域中,消費者與經營者相比,在經濟上處于弱者的地位,從而在實際中導致兩者之間的法律地位并不平等,有鑒于此,賦予消費者以結社權,使消費者通過有組織的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是非常必要的,所謂團結就是力量.在我國,消費者結社權最淋漓盡致的表現是:消費者協會.其他組織也有,但是只是小范圍的.
(2)獲得教育權:即上述(7).這一權利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獲得有關消費方面的知識,主要是:①有關消費觀的知識;②有關商品和服務的基本知識;③有關市場的基本知識.這是保障正確、適宜的消費所不可缺少的.二是獲得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主要是指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保護機構和爭議解決途徑等方面的知識.我們提倡明明白白消費,你購買了商品,應該獲得相關如何使用、法律對它的規定限制、出現爭議問題怎樣解決等等方面的教育,這是保障消費者權利的必要條件.
(3)監督權:即上述(9).通過消費者的監督,可以促使經營者提高商品和服務質量以及經營水平,促使從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作風,全心全意為消費者服務.根據本條規定,監督權可具體表現為: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你對購買的商品不滿意了,可以向商家提出,可以向工商局、消協提出,可以起訴法院要求賠償損失,這些都是監督權的具體行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法律援助案子需要辯護證嗎
2021-01-02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議的有效性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