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以下九項權利:
(1)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2)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3)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4)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5)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6)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7)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8)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9)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2、具體解釋結社權、獲得教育權和監督權:
(1)結社權:即上述(6).在消費領域中,消費者與經營者相比,在經濟上處于弱者的地位,從而在實際中導致兩者之間的法律地位并不平等,有鑒于此,賦予消費者以結社權,使消費者通過有組織的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是非常必要的,所謂團結就是力量.在我國,消費者結社權最淋漓盡致的表現是:消費者協會.其他組織也有,但是只是小范圍的.
(2)獲得教育權:即上述(7).這一權利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獲得有關消費方面的知識,主要是:①有關消費觀的知識;②有關商品和服務的基本知識;③有關市場的基本知識.這是保障正確、適宜的消費所不可缺少的.二是獲得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主要是指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保護機構和爭議解決途徑等方面的知識.我們提倡明明白白消費,你購買了商品,應該獲得相關如何使用、法律對它的規定限制、出現爭議問題怎樣解決等等方面的教育,這是保障消費者權利的必要條件.
(3)監督權:即上述(9).通過消費者的監督,可以促使經營者提高商品和服務質量以及經營水平,促使從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作風,全心全意為消費者服務.根據本條規定,監督權可具體表現為: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你對購買的商品不滿意了,可以向商家提出,可以向工商局、消協提出,可以起訴法院要求賠償損失,這些都是監督權的具體行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安履行抗辯權的實施條件
2021-02-23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書范本
2021-02-15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